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N次元 > 重生七零:赖嫁相亲男小叔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土法子有奇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六章 土法子有奇效

大白馒头冒着麦香,沈母一早起来给家里几个朋友做奶香馒头,霍母则在一旁剥鸡蛋,旁边朵朵坚持坐在餐桌边,只堪堪露出一个脑袋尖。

脚丫在餐桌下欢快地晃呀晃。

妈妈今是发新菌包的日子,她答应要给大家送新画的蘑菇卡片。

“慢点吃,别噎着。”沈静文把牛奶推到朵朵面前,刚要拿起矛头,就见李叔李婶慌慌张张跑进院子,带泥的裤子都还没换下。

“沈总!不好了!王婶家的新菌包出了问题,刚接种没几,菌床就长了绿霉,好几棚都这样,要是传开来,咱们这季的种植就完了!”

王婶家的菌棚就是扩大种植后的示范棚,用的是新引进的菌种,要是真出了问题,肯定会在广大种植户中引起一片骚乱。

沈静文心中一紧,刚要起身,沈母顺手拿着一个馒头塞进她手里,“吃个馒头垫垫,空着肚子要晕的!”

而后又解下身上的围裙,跟着往外走:“我跟你一起去,从前在老家种木耳,也遇到过发霉的情况,不定能帮上忙。”

霍母也跟着点头,“是了是了!静文,别急啊,我倒是知道草木灰和石灰对发霉的庄稼有用,我去给你联系人!”

着又起身上楼要去打电话。

沈静文看着两位母亲熟练的样子,突然想起时候。

那时,沈家现在的屋子还没修起来,一家人住在老宅里。

母亲经常牵着年幼的她,背着鸿学下地。

明明身子瘦弱矮,可好似有使不完的力气,每次自己都比不过她。

现在想来,记忆中母亲也常叹息,总担忧收成,想法子要在极端气下保住粮食。

没准,这些办法真的有用呢!

一行人赶到王婶家菌棚时,气氛已经很紧张了。

十几个种植户围着菌床,脸上满是焦虑。

王婶蹲在地上直抹眼泪:“这菌包是我看着接种的,怎么就长霉了呢!这要是赔了,我家下半年口粮都没着落了......”

沈静文蹲下来,仔细查看菌床。

这一看还真看出些东西。

绿霉长在菌包缝隙里,边缘还有点超剩

她刚要叫霍芳联系农科院的技术员,沈母就凑过来摸摸菌床的土壤:“这也太湿了!”

“这影响透气啊!”

“从前种木耳遇到这种情况就用草木灰拌着草木灰撒在菌床周围,既能杀菌又能调节湿度。”

等农科院的李技术员赶来时,看到菌床上的草木灰,得知是沈母出的主意,也点零头:

“沈阿姨得对,这菌包发霉主要就是湿度太高,草木灰的吸水性和杀菌性都很好,比化学药剂更安全,还不影响菌种的生长。咱们之前只关注了新菌种的温度要求,没注意土壤湿度,这是个疏忽。”

沈静秋和霍芳也赶来了,沈静秋手里拿着刚画好的“菌床管理图”,上面用卡通图案标注了“每通风两次”、“土壤湿度保持在 60%”,角落还画着朵朵的蘑菇:

“我把管理要点画成了图,每个种植户发一张,再让麟儿和墩墩帮忙讲解,他们可比咱们会跟长辈沟通。”

果然,麟儿和墩墩一来,就拿着图跟种植户们唠起来:

“张爷爷,你看,这里画的蘑菇要是蔫了,就明湿度太高,要撒草木灰;要是蘑菇精神,就不用管啦!”

孩子们的话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种植户们拿着图,仔细研究起来。

接下来的两,沈静文带着团队泡在菌棚里。

沈母和霍母教种植户用草木灰调节湿度,李技术员则指导大家调整通风时间。

沈静秋几个把“菌床管理图”做成了挂牌,挂在每个菌棚的门口。

朵朵也没闲着,每都带着新画的蘑菇卡片,给每个菌棚贴上一张:“蘑菇会保佑菌包不发霉哦!”

第三早上,王婶兴奋地跑来找沈静文:“沈总!霉斑真的没了!菌包还长出了菌丝,比之前长得还旺呢!”

种植户们得知这个情况纷纷围过来看。

只见菌床上的绿霉消失了,白色的菌丝从菌包里钻出来,看着就有生气。

李技术员来查看修复进度,见到菌棚的情况,忍不住称赞:

“这老法子结合新技术,效果比预期的还好!咱们可以把‘草木灰调节湿度’的方法写进种植手册,作为有机种植的标准流程推广。”

消息传开后,不仅种植户们放心了,连之前犹豫要不要扩大种植的农户,也主动来找沈静文申请加入。

更意外的是,荷兰超市的采购经理听了这件事,特意发来电报,要带团队来参观菌棚,想把“草木灰有机种植法”介绍给欧洲的农场:

“你们用传统智慧解决种植问题,这才是有机农业的真谛!”

傍晚回到家时,餐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

朵朵举着刚画的“菌包重生图”跑过来,上面画着长满菌丝的菌包,旁边还有个拿着草木灰的卡通老太太——正是沈母的样子。

“妈妈!我把姥姥画成了‘菌包守护神’,以后大家看到画,就知道草木灰能杀菌啦!”

沈静文笑着把女儿抱进怀里,看着餐桌上两位母亲相谈甚欢的样子,心里一阵感慨。

娘哪里只是菌菇的守护神,明明就是整个家的守护神!

现在自己也是母亲了,也要成为新家的‘守护神’。

任重道远,沈静文却并不慌乱,看着家里辈在大厅里嘻嘻哈哈,为了他们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笑,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晚饭时,沈母还在跟大家讲以前种木耳的故事,霍母则在计划着,要把草木灰的用法教给更多种植户。

沈静文也琢磨着要推广。

这么好用的法子,当然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至于一些注意事项,完全可以根据当地不同的湿度气候而改变!

越想越觉得可行,沈静文又要起身去办公室。

沈母和霍母见她起身,一人端饭碗,一人端干粮,齐刷刷起身跟着要去办公室,直把沈静文逼的先坐下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