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文刚在发往欧洲的设备上贴好“齿轮蘑菇”防伪标,德国经销商汉斯就带着翻译来了。
他递过来的合作合同烫金封皮闪着光,可沈静文翻到第三条,指尖瞬间僵住。
“代理期间,甲方需向乙方提供设备核心算法调试数据,且终端售价不得高于德国本土同类产品的70%”。
“汉斯先生,”沈静文把合同推回去,语气平静却带着锋芒,“我们的设备通过cE认证,靠的是自主技术,不是廉价货。要核心数据,不可能;按70%定价,更不可能。”
汉斯脸上的笑容淡了,靠在椅背上摊手:“沈总,国外市场不好进。没有我们的渠道,你们的设备再好,也只能堆在仓库里。降低点价格,共享点数据,对我们双方都好。”
旁边的年轻技工忍不住声劝:“沈总,要不先答应下来?至少能打开欧洲市场,以后再慢慢谈条件……”
老周立刻瞪了他一眼:“你忘了托马斯怎么欺负咱们的?现在又来,这不是把咱们的根都给人了?”
团队的分歧像根刺扎在沈静文心里。
答应汉斯,能快速拿到订单,缓解汽修厂的资金压力;可答应了,不仅利润被压缩,核心技术还可能被泄露。
以后再想做自主品牌,难如登。
她想起沈母昨的话:“做生意跟种香菇一样,不能为了快,就用化肥催,得守着本心,才能长得稳。”
当下午,沈静文带着合同去了设计公司。沈静秋刚把“齿轮蘑菇”的品牌设计稿铺在桌上,看到合同条款,当即拍了桌子:
“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抢劫!姐,咱们的设备外观是独家设计,核心数据更是老周师傅的心血,凭什么让他们拿大头?”
“我有个主意。”
沈静秋突然眼睛一亮,指着设计稿上的蘑菇齿轮图案,“咱们把品牌标识做进设备系统里。”
“啊?做进系统里?”沈静秋显然还没从愤怒中回神,跟不上沈静文跳脱的思路。
“只要开机,屏幕上就会显示‘齿轮蘑菇’的动态logo,还得用中文标注‘华国制造’。汉斯要代理可以,但必须保证每台设备都有这个标识,而且要在宣传里强调‘华国传统手艺+现代技术’的卖点,不能只当廉价货卖!”
霍宁川也补充道:“我联系了荷兰超市的采购经理,他欧洲有个‘绿色工业展’,下个月开幕,要是咱们能去参展,直接对接终端客户,就不用再看汉斯的脸色。”
可新的问题来了:参展需要提前交20万展位费,还要准备英文宣传资料和样品运输,汽修厂的流动资金刚投了生产线,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沈静文刚想开口,沈鸿良突然打来电话:“静文,食品厂最近收益很好,能抽调15万过来,你先用着。”
沈母也跟着发来消息:“我把老家的老宅子抵押了,能贷5万,不够再跟你霍阿姨凑。咱们做买卖,不能让人看扁了,得有自己的牌子。”
看着手机里的消息,沈静文的眼眶热了。
她当即决定:不跟汉斯妥协,直接去参展!
团队分工立刻明确:沈静秋负责修改设备外观、制作英文宣传资料;老周带着技工调试参展样品,把“齿轮蘑菇”的logo嵌进系统;霍宁川联系物流,确保样品按时越欧洲;沈静文则负责对接展会主办方,争取最好的展位。
汉斯得知消息后,特意跑来厂里“劝”她:
“沈总,别白费力气了。我们的客户只认德国代理的产品,你们自己去参展,根本没人理。”
沈静文笑着递给他一张参展邀请函:“多谢关心,我们的展位就在你们隔壁,到时候欢迎来参观。”
展会开幕当,沈静文的展位前挤满了人。
老周现场演示设备检测,闭着眼睛摸过货车底盘,报出数据,屏幕上的“齿轮蘑菇”logo闪了闪,精准显示出检测结果。
荷兰采购经理还特意带了欧洲最大的农机集团代表过来,对方看完演示,当即签下10台设备的订单: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有手艺温度’的设备,不仅精准,还能根据我们的需求调整,比德国设备灵活多了!”
汉斯站在隔壁展位,看着沈静文那边热闹的场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更让他难堪的是,之前跟他谈好的两家汽修厂,也跑过来跟沈静文签了合同:“我们本来以为你们代理的是最好的,没想到原厂的设备更好,还能直接对接技术支持,以后我们只跟沈总合作。”
展会结束时,沈静文不仅签下了50台设备的订单,还收到了欧盟工业协会的邀请,让她担任“两国技术设备交流大使一职。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汉斯终于服软,主动来找她:“沈总,我们愿意按您的条件合作,不要核心数据,不压价,还帮您推广‘齿轮蘑菇’品牌。”
沈静文看着他,笑着点头:“合作可以,但要记住,我们是平等的伙伴,不是你们的附属品。华国的设备,不仅技术过硬,品牌也得硬气。”
回国那,沈静文刚下飞机,就看到老周带着技工举着“欢迎国产设备载誉归来”的牌子。
朵朵抱着新画的“蘑菇齿轮游欧洲”图纸跑过来:“妈妈,外国叔叔都夸我的蘑菇好看,要把它画在他们的厂房里!”
沈静文抱起女儿,看着身边的团队,心里满是欢喜。
回忆这次合作中的波折,以及家人和团队的支持,突然明白:所谓的“品牌主权”,不是靠别人给的,是靠自己争来的。
守住技术底线,坚持自主设计,带着华国的手艺和温度走向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扬眉吐气”。
傍晚,沈静文就在车间里简明扼要的跟工人们起这次国外行的收获。
到最后,还十分兴奋地跟他们起别的团队,对于新汽修设备方面的大胆构想。
一时间,众人纷纷对她所的情况发起问题,热闹场面一点不输设计室开会时的灵感碰撞!
沈静秋跟在一边,写的笔尖都要冒烟了,才勉强跟上他们的讨论。
这可能是沈静文开过的最‘接地气’的会议了。
众人听了沈静文带回的想法,个个若有所思。
沈静文这才觉得浑身一轻:下次还是得带更多专业人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