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N次元 >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 第266章 断线的红,烧焦的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6章 断线的红,烧焦的信

晨雾漫进窗棂时,林英的指尖还悬在焦纸上。

寒潭水顺着手滴落在纸面,焦边吸水后微微卷起,竟将残存的一角完整托出——“县卫”二字赫然浮现,仿佛从灰烬中睁开了眼睛。

她垂眸盯着那两个字,喉间泛起的腥甜被生生压下——这是她昨夜咳血时咬碎的薄荷糖渣,混着怒气在嘴里发苦,舌尖还能触到细的颗粒感,凉中带涩。

窗外风掠过枯枝,发出细微的“咔”声,像谁在远处折断一根火柴。

“县卫所改制前的老印迹。”她的声音像冰锥划开雾,“三年前县里发过一批培训册,封皮用的就是这种土纸,印着老卫所的章。”陈默蹲在她身侧,膝盖压得草席沙沙响:“所以截货的人……”

“不是过路的盗匪。”林英用指甲轻轻叩了叩纸角,触感粗糙如砂纸,“他们故意烧了半张,又让嫁衣雀带回来,是想让我们知道他们有备而来。”

她抬眼时,眼尾的红血丝像根细针,刺进晨光里,“原主娘当年替卫所采过药,我重生后去县里换盐巴,也跟卫所的王会计打过交道——这是在警告我,他们盯着呢。”

院外传来红线姑的咳嗽声,干哑如风吹破布。

老绣娘端着蓝布包跨进门,靛青围裙上还沾着线头,袖口磨出了毛边。

她走近时,一股艾草香扑面而来——那是她常年熏虫留下的味道,干燥而微辛,带着旧木柜的气息。

林英鼻尖一动,紧绷的肩背悄然松了些。

“英丫头,你要的红绸子我寻着了,可这药丸……”她望着林英手里三包新封的陶罐,眉梢拧成个结,“头批药还没见着影,咋又……”

“正因为没见着影,才要继续做。”林英突然把陶罐举高,阳光透过窗纸照在封口的红纸上,映出浅黄封泥的颗粒纹理。

她指腹蹭过那层未抹平的药粉,粗糙的触感像砂砾,“我特意没抹平,像极了赶工的样子。”

她放下陶罐时,指节叩出清脆的响,如同敲在人心上,“要是有人来问,您就第二批药明儿就能装罐——消息传得越快,他们越坐不住。”

红线姑突然笑了,没牙的嘴咧开道:“英丫头这是放饵呢。”她接过陶罐时,指尖在红绸上摩挲两下,丝绸滑腻却坚韧,一如这屯子里的规矩。

她转身时,蓝布包在腰间晃了晃,带起一阵艾草香,余味缭绕在屋梁之间。

待红线姑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外,晨雾也散得差不多了。

到了午后,晒场上结了一层薄冰,猎户们的鹿皮靴踩上去“咯吱”作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脆壳蛋上。

林英摊开的地图被风掀起一角,陈默赶紧用石头压住,石面冰冷硌手。

她的指尖点在野猪沟岔口,指甲边缘刮过纸面,留下一道浅痕:“从今夜起,每晚轮两人潜伏这儿。”

她抽出腰间的猎刀,在图上划晾线,金属与纸摩擦发出“嘶”的轻响,“带信号弹,见着生人踪迹,不管是背篓的还是骑马的,都给我燃绿烟。”

“英姐,那我呢?”林建国挤到最前头,十二岁的少年喉结动了动,棉帽下额角沁出汗珠,在冷风中迅速发凉,“我能扛枪不?”

林英伸手揉乱他的毛帽子,掌心感受到绒毛的温热和孩子头皮的轻微颤动:“你带风耳妹去溪边。”

她指了指晒场边蹦跳的花狗,尾巴扫起雪沫,“把咱们去年补的旧网子布在桥底下,马蹄声过桥会震松桥板,网子一兜,能记下几匹马、几个人。”

人群里传来老猎户赵叔的闷笑:“丫头这是要把靠山屯编成网呢。”林英没接话,她望着雪地尽头的山尖——那里藏着她没出口的后半句:防的从来不是盗猎熊匪,是县城里那双盯着药丸的眼睛。

入夜的风卷着雪粒子打在窗纸上,噼啪作响,像有人在外头撒盐。

火镰郎掀开门帘时,身上落了层白霜,怀里却揣着块泥模:“英丫头,我在北坡松树林子发现的。”

他把泥模摊在炕桌上,冰碴子“啪嗒”掉在林英手背上,刺骨的凉让她指尖一缩,“半枚鞋印,军靴的,陷得深,可没见回来的脚印。”

林英凑近看那泥模,指腹沿着鞋印边缘摸了圈,泥土尚带潮气,纹路清晰如刻:“林场保卫科的冬训靴。”

她突然笑了,从空间里摸出撮狼毛——那是前儿打狼时特意留的,粗硬扎手,还带着血腥气。

“明儿让石头娃去林场后坡‘采药’,顺道把这毛塞在保卫科门口的狗窝里。”她把狼毛混进灶灰里,黑灰簌簌落下,呛得人鼻头发痒,“他们要是查着狼毛,准得疑心是盗猎的人嫁祸,保准自己先乱起来。”

陈默在旁听得心跳加快,油灯芯“噼啪”炸了个花,火星溅在耳畔,映得他耳尖通红:“你这是……”

“借他们的疑心,烧他们自己的后院。”林英把泥模塞进灶膛,火星“呼”地窜起,热浪扑上面颊,睫毛都被烘得微颤,“猎人要想抓狐狸,总得先让狐狸窝里斗。”

那一夜风雪未歇,桥下的网子绷得咯吱响,却始终没传来马蹄震动。

第二光初亮,石头娃果然揣着狼毛去了林场。

晌午时分,有人看见保卫科的人围在狗窝前嘀咕,脸色铁青。

而到了黄昏,嫁衣雀扑棱着翅膀撞进窗户,林英正往陶罐里填最后一把药粉。

药粉细如尘,沾在指缝间,微苦的气息钻入鼻腔。

鸟的羽毛乱得像团草,羽翼拍打声急促杂乱,脚爪上的红绳只剩半截,却死死衔着枚铜纽扣——铜面磨得发亮,刻着朵变形的牡丹。

“县供销社稽查队的制服扣。”林英捏着纽扣对光看,金属边缘割手,冷意直透指尖,“去年我替张婶换布票,见他们队长就戴着这个。”

她把纽扣泡进寒潭,水面立刻浮出层灰——是血渍,腥锈味隐隐扩散,“默,明早你去公社送账本。”她转身从柜顶取下半袋精面粉,麦香淡淡,“顺便跟王主任唠唠,谁最近调了稽查队去‘协助物资整顿’。”

陈默接过面袋时,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粗糙如树皮,却稳如磐石:“你是要……”

“让他们以为我们还在干等消息。”林英把陶罐封好,系红绸的手突然顿住,丝绸滑过指节,留下一丝温热,“其实猎人从来不等。”

她抬眼望窗外,暮色里的山影像头蛰伏的熊,轮廓沉郁,呼吸般缓缓起伏,“猎热的,是猎物自己走进圈套。”

夜更深时,林英蜷在炕头翻药材账本。

火盆里的炭只剩星子,忽明忽暗,映得墙上映影摇曳如鬼舞。

她伸手去够炕洞深处的格斗笔记——那是她用桦树皮抄的,藏在最里面的砖缝里。

指尖刚碰到树皮,突然顿住:砖缝的位置好像松了些,最上面那张纸的折角,分明朝外翻着——那是她亲手压好的。

是风?还是手?

她猛地转头,正看见窗纸上晃过个瘦的影子——是林建国。

少年的棉裤脚沾着雪,跑得太急,在地上拖出串湿脚印,水渍正慢慢晕开,像泪痕。

她望着那串脚印,又低头看被碰乱的砖缝。

指尖冰凉,心口却烧着一团火——是愤怒?

还是心疼?

这孩子昨晚还缠着她要糖吃,今夜却鬼祟地贴在窗边……

喉间的冷笑刚要溢出,外屋忽然传来栓含糊的梦呓:“姐,糖……”

她浑身一颤。那一声“姐”,软得像根针,扎进了她坚硬的心壳。

她轻轻把格斗笔记塞回原处,砖缝的响动在静夜里格外清晰,像一声叹息。

窗外的影子顿了顿,像只受了惊的兔子,“嗖”地跑远了。

林英摸着炕沿躺下,指尖残留着桦树皮的粗粝感,盯着房梁上结的冰棱,听见自己心跳如鼓——她知道,有些事,该好好跟建国聊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