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历史 > 穿越后只想养活娇妻 > 第195章 纷纷启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郑

今的朝会气氛有些微妙。

站在文官行列中的于大人更是一脸肃容,连周遭的同僚都被他的气场有所影响,一个个全都选择缄口不语。

“诸位卿家若是无事可奏,就退朝吧。”

坐在龙椅上的年轻皇帝随意摆了摆手,一脸的疲态。

近些来边关告急,草原上几个部落最近又有些动作,军情邸报如雪花般纷至沓来,让他上朝时都有些心力交瘁。

“皇上,臣有奏!”

就在他准备退朝回御书房时,于大人声音洪亮的道,一边快速走出文班行列,对着上方的皇帝躬身行礼。

随着他出列奏事,坐在龙椅上的宣德皇帝微抬眼皮。

“哦,是于爱卿啊,有事便。”

看到是这位肱骨之臣,宣德皇帝当即也是和颜悦色的道。

这位于大人在他尚是圣孙和太子时,便深受成祖和仁宗的器重,更是担任过他的太子太保。

仁宗驾崩后,在他与汉王的叔侄争帝过程中,这位于大人可谓是出力不少。

对他而言,这位兵部侍郎才是他一手提拔的,有着从龙之功的三朝元老。

只不过,今的这位于大人面色凛然,似乎有很大的火气。

“启禀圣上,臣有奏,臣今日要弹劾一人!”

此话一出,宣德皇帝当即一愣。

“弹劾?卿家要弹劾谁?”

“顺德公主,当今圣上的亲生骨肉!臣要弹劾她勾连鞑靼贼众,公报私仇,杀良冒功,不可轻饶!”

一阵如死水般的寂静。

朝堂之上顿时没人再话了,文臣武将一个个连动都不敢动。

这位于大权子也太大了!

竟然敢弹劾陛下的长公主,那可是圣上真正的骨肉至亲,皇上家里的人啊!

虽“刑不上大夫”并未明确标明在大明律之中,可“法不加于尊”却始终是被人们所默许的。

果然,在他一句话还未落地前,坐在龙椅上的宣德皇帝顿时眉头紧锁,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于谦!你可敢再一遍?!”

当着皇帝的面弹劾长公主,这不是当众藐视皇威还是什么?

于大人却不为所动,腰板始终挺得笔直。

“臣有何不敢?臣之所以敢弹劾公主,就是因为公主欲杀之人,不是旁者,正是那前不久才返乡的谢瑾。”

“此子身怀良策,腹有学识,别是这种人才,就算是普通人,公主也不该视人命如草芥而随意戕害!”

“臣为百姓计、为边疆计、为大明江山计!所以才斗胆要弹劾公主殿下,万望圣上明察秋毫,从公裁决!”

一旁的兵部主事见状已经吓得差点丢了魂儿,当即忍不住开口劝道。

“侍郎大人,在圣上面前万万不可胡言啊!”

公主殿下平日里是有些跋扈,别谢瑾了,就是他们这些官职稍微不入眼的官员,也都曾深受其害。

但因为身份原因,那些不知道哪就惹得公主殿下不高心官儿们,自然是敢怒不敢言,一些委屈受了也就受了。

可眼下侍郎大人竟然第一个站出来要把弹劾公主,即便他们每人心里都藏了一丝不敢言明的希冀和期盼,当下却还是有些莫名的担忧。

毕竟那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主殿下。

他们虽然私下里敢发发牢骚,但是打死都不太敢在这位皇帝陛下面前的。

若是这次连于侍郎都搞不定的话,日后他们可就真的是告求无门了。

“无妨。”

出乎意料的是,上面的皇帝陛下竟然一改即将龙颜大怒的样子,语气突然间温和了下来。

“既然卿家不吐不快,那索性就畅所欲言。这里不是一言堂,更不能由朕一个人了算,卿家身为历经三朝的老臣,有什么想的尽管讲就是。”

听到这话,一众大臣们的心顿时就凉了一半。

在他们看来,既然皇帝陛下都这么“委曲求全”了,他于谦就应该懂事些就坡下驴才对。

再不济也要顺着皇帝的意思,大事化,事化无。

可没想到,接下来于大饶一句话,差点把那位皇帝陛下气的七窍冒烟。

而和顺德公主有过节的一些大臣,则是在陡然间垂死病中惊坐起。

一道道目光,皆是充满崇拜的望向那位于侍郎。

“皇帝既然这不是一言堂,那臣倒要问一问,何故这满朝文武皆是不敢针对谢瑾这件事仗义执言?”

“据为臣所知,受过公主殿下各种欺辱的百官,大大不下数十位!为何他们一个个全都缄口不语?是害怕吗?他们又是害怕谁呢?”

“微臣以为,他们怕的不仅是公主,更是公主身后的,如今端坐九龙口不怒自威的皇帝陛下!”

“皇帝治政不严,朝堂之上自然偏私异法;皇帝家法不正,东宫、后宫乃至雅堂市井便会乌烟瘴气!”

“皇帝的家法即国法,若是连国法都不严,那我大明又赖何治国?百姓又该效法何人?若是我大明百姓人人如此,这江山社稷,这前朝累业,又如何绵延万世?!”

“内外不同,严于臣工而宽于皇室,难道皇帝忘了前朝灭亡的旧历了吗?!臣不敢忘!臣也斗胆,请我大明皇帝自省勿忘!”

毫无征兆的,于大人突然撩袍跪地,双膝重重的磕在坚硬的金砖上!

紧接着,又是突如其来的一声近乎质问的厉喝,吓的满朝文武不禁打了个冷战。

“臣,兵部侍郎于谦,仗请我大明皇帝,严家法以正国法!立效太祖皇帝之行止,亲爱百姓!仿仁宗皇帝之行止,多近臣工!勿以臣微民贱而受戕不问,不以皇室贵戚犯法而不惩!如此,我大明才可一世命即万世命!”

“臣之所言、字字泣血,臣之所奏、句句属实!还请皇帝秉公圣裁!!!”

长久的沉默过后。

先是同为兵部侍郎之一的左侍郎柴车,然后是工部侍郎赵仲、吏部尚书师逵、吏部员外郎魏骥、礼部考功员外郎、礼部参事、兵部参事………

一众臣工的情绪终于被他带动起来,开始纷纷响应。

一个接一个的大官员陆续走出站班,在御道两侧齐刷刷的跪下。

此起彼伏的声音随即响起。

“臣,兵部左侍郎柴车有奏!”

“臣于宣德六年受到公主殿下授意,在未通知尚书大饶前提下,私自将边部密报交于公主观看,臣未曾尽到侍郎之职,伏请圣上降罪!可公主事后曾带领数十名锦衣卫离京出城,去意不详,但不久后安分已有数年的鞑靼一部,却突然出兵扰我边境,此中是否有隐晦牵连,还请圣上明察!”

———

“臣,工部侍郎赵仲有奏!”

“臣于宣德五年因病告假,公主殿下差冉臣家中问病,事后却将来访的御医扣下,公主还带着人在臣的家门口笑言:‘工部工部,无功受禄!今患恶疾,降尔福!’臣、臣!!臣也曾扪心自问,自上任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曾有过半点失职!可公主殿下不仅对臣横出恶语,更是对整个工部同僚的任劳任怨不屑一顾……臣是大明的臣工,是陛下的辅臣,但不是公主殿下的奴才!”

“臣,工部侍郎赵仲,伏请圣上据此事给臣一个公道!!”

———

“启禀圣上!臣等,吏部尚书师逵、吏部员外郎魏骥,与赵大人同奏!”

“臣,礼部参事王柏嗣同奏!”

“臣,礼部考功员外郎刘詹启奏圣上……”

“臣,兵部参事赵简承有奏……”

“老臣也有奏!”

“微臣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