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6

十点在校门口集合,然后带他们去会场。

另外,现在要根据名单把座位牌摆好。”

“就这两件事,大家尽快开始。”

陈年拍了拍手,鼓励大家后,便让大家开始工作。

孙金和秦瑶一起领了座位牌,对照名单,在会议室里一排排摆放。

“哎,瑶瑶,这个电影节真的是全由大学生评选的吗?”

秦瑶从孙金怀里抽出一张座位牌,白了他一眼。

“你脑子里想什么呢,怎么可能?只能大学生参与评选,还有专家评委呢。”

“哦哦,这样。

那专家评委不用我们接待吗?”

秦瑶一边摆放座位牌,一边用眼神和前排的对齐,同时回答男朋友:

“孙金,我发现你最近越来越笨了。

专家评委当然是老师来负责,我们学生会只管学生评委这边。”

“哦哦,对,你得对。”

孙金想想,确实有道理。

两口分工明确:秦瑶负责摆放和整理,孙金一手拿着标识牌,一手核对名单。

“我去!”

突然一声惊叫,吓到了秦瑶,她手一抖,刚摆好的标识牌歪了。

她回头瞪了男友一眼。

“你干嘛呀,这么吓人。”

“孙祺!”

“什么孙祺?”

孙金把一张标识牌递给女友。

红底黑框的牌子上,写着两个烫金大字:孙祺。

“叫孙祺怎么了,这名字不能叫吗?”

“前几咱们看的那部电影,《假结婚》。”

经男友提醒,秦瑶才反应过来,眨着眼睛,一脸惊讶:

“不,不可能吧?应该是重名。

那部电影票房都过亿了,这么成功的导演,来的话应该也是专家评委,怎么会是学生评委呢?你看名单,后面有详细信息。”

孙金看了眼名单,点点头,低声道:

“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大二,孙祺。”

大学生电影节在业内还是有一定名气的。

至少前世孙祺就关注过——那时候他还在读大学。

工作之后,就没心思再留意这些事了。

大学毕业就去了内蒙古待了两年,日子过得挺苦。

转正回来后,忙得不可开交,后来成家了,更没时间想别的了。

这次能当上本届大学生电影节的学生评委,实话,他心里还是有点期待的。

虽然和国内的金鸡、百花、华表三大奖相比,大学生电影节的影响力还差一些,含金量也没有被主流完全认可。

但它毕竟是大学生电影节,主打的就是“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办”的理念。

从流程到投票,基本都是由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完成的。

所以,从学术角度来,它肯定比很多商业电影节纯粹得多。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具体情况怎么样,到了现场自然就知道了。

哭,码字没注意时间,忘了更新,一张请假条就这么没了,这才月初!

待会儿还有一章。

求推荐,求月票,。

拜谢!

京城师范大学。

孙祺把车开进校门,按照指示牌停在左边的外来停车场。

远远看见主路旁立着接待牌,几个学生站在那里,应该是负责引导的。

“同学你好,我是来参加第十五届大学生电影节评委座谈会的。”

“哦,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孙祺穿着黑色羽绒服,戴着口罩,不容易被认出来。

“孙祺,京城电影学院的。”

他着,从怀里掏出学生证给对方看。

“哇,你就是孙祺?真的是你!”

看着眼前兴奋的男生,孙祺摘下口罩,略带羞涩地笑了笑:

“如果没搞错的话,你的那个孙祺应该就是我了。”

随着电影《假结婚》票房不断攀升,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孙祺如今的名气都不低,再加上他是校内网的代言人。

在大学生中,他的知名度尤其高。

现在的校内网和以前完全不同,自从IdG资本注资后,用户数量每月都在增长,而且主要用户都是学生。

每次登录网站,首页上都是他和刘一非的照片,想不认识他都难。

孙金一把抓住孙祺的手臂,朝不远处的一个女生挥手:

“瑶瑶,瑶瑶,快过来!我找到他了,真的是孙祺!”

孙金这一喊,不仅叫来了他的女朋友,周围的其他同学也围了过来。

“呐,真的是你本人,太帅了。”

“我特别喜欢你的歌,旋律很动听。”

“你拍的电影真不错,每部我都追了。”

夸他长得好看、唱歌好听的大多是女生,提到他电影拍得好的则基本是男生。

“谢谢大家的夸奖,对了,请问座谈会怎么走?”

孙祺先和大家合影,才问起今的安排。

孙金立刻站出来,拉着秦瑶:

“我们带你过去。”

边走边解释道:

“学生评委由我们学生会的人接待,专家评委则是老师负责,他们直接坐车去会场,我们嘛,只能自己走。”

“没关系,走走也好,正好呼吸点新鲜空气。”

这时,秦瑶在一旁开口,语气里带着一点不满:

“以你的成绩,我觉得做专家评委都没问题,甚至可以当评委会主席。

真不明白,为什么只让你当最基层的学生评委。”

孙祺听了心里一乐,没想到还有人替他打抱不平。

“这也不能怪别人,学校推荐我的时候,我的电影还没上映,条件只够当学生评委。

再,反正都是每人一票,专家评委和学生评委没什么区别吧。”

“哪有那么简单!虽然学生评委有30人,专家评委只有10人,每人确实都有一票,但学生评委和专家评委的投票权重根本不一样——所有学生评委的票加起来,才勉强和专家评委持平。”

秦瑶是这次电影节的内部成员之一,对评委结构和评选规则非常清楚。

“原来是这样。”

孙祺下意识地摸了摸下巴。

看来这跟后来那些选秀节目的套路差不多。

表面上是综合投票,场外观众投票就像大学生投票,场内观众投票相当于学生评委,而真正有决定权的,还是导师——也就是专家评委。

果然,哪里都少不了规矩和讲究。

既然来了,就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吧。

三人一路走到会场。

进门之前,孙祺忍不住看了一眼学生评委名单。

确实是30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其中很多都是名校,比如京大、清北、复大、浙大、南大等,其余则多集中在艺术类院校,比如孙祺所在的北影,还有中戏、上戏、山艺等。

这些学生的专业大多与影视有关。

孙祺发现,学生评委的专业五花八门,有戏剧影视、广播电视、电影管理、编导和新闻等。

唯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竟有一位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

他心里疑惑:电影和生物有什么关系?难道今年佣母猪产后护理》这类纪录片参赛,需要生物专业的人来评审?

他摇摇头,不再多想,找到座位坐下,等待会议开始。

十点整,座谈会正式开始。

会场分为台上和台下区域:台上是组委会和青年专家评委,台下坐着孙祺等学生评委。

四周还有京师大学生会成员负责拍摄记录,大概是为电影节宣传片收集素材。

会议流程和以往差不多,首先是组委会秘书长发言:

“本届大学生电影节坚持‘青春、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孙祺听得提不起兴趣。

自从听秦瑶学生评委和专家评委的投票权重不同后,他对这个任务就没什么热情了。

他无聊地观察周围的学生评委,发现一个现象:

来自艺术类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学生评委大多心不在焉,而国内顶尖学府的学生则坐得笔直,认真在本子上做笔记,仿佛很有收获。

孙祺不敢随意评价,心想也许他们真的有所体会。

“下面介绍本届电影节的青年专家评委会成员。

首先是评委会主席——卢川导演。

作为国内优秀青年导演,他执导的……”

孙祺抬头一看,台上站起来的正是之前在宴会上见过的卢川,一脸傲气。

“请卢川主席为大家讲话。”

台下响起一阵不整齐的掌声。

“感谢组委会让我担任评委会主席。

应组委会邀请,我将专门拍摄一部短片作为电影节开幕影片。”

“关于评选原则,我提出几点要求与大家分享:本届评选将围绕艺术性、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三大核心,以公平、公正的态度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普通观众欣赏水平有限,我们作为专业电影人,有责任通过这次电影节引导大众的观影品味,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尤其要警惕低俗题材,比如最近热映的某部电影。

虽然票房很好,但艺术价值很低,剧本结构有明显问题,视听语言也很普通。

这样的作品必须批评。”

卢川在台上得头头是道,观众席却突然传来一句调侃:

“卢导,您的是《假结婚》吗?”

“很高兴这位同学能理解我的观点,看来在座都是业内精英。”

“噗——”

孙祺忍不住笑出声,摇头轻哼:

“真是个人才。”

(此处删除无关内容)

卢川,导演兼编剧,出身文艺世家。

2002年,他凭借编剧并执导的作品《寻枪》在华语影坛崭露头角,该片入围第59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4年,他编导的《可可西里》先后斩获华表奖、金鸡奖、金马奖等重要奖项,还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他本人也因此被某权威杂志评为全球十大青年导演。

这段经历堪称完美开局,是少壮成名的典范。

在当时的华语电影圈,35岁以下的导演中,无论荣誉还是成就,他都属佼佼者,长期受到鲜花与掌声的包围。

直到2007年,这种局面被彻底打破。

戛纳短片金棕榈得主、龙啯最年轻的亿元票房导演孙祺横空出世,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所有光芒。

如今,无论业内还是观众,提到青年导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孙祺。

随着新片《假结婚》票房不断攀升,不仅轻松超过前作《无名之辈》,更直指贺岁档冠军《集结号》的纪录,孙祺的名字再次成为焦点。

而卢川,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新王登基,旧王退场。

但卢川心中不甘。

他曾认为《无名之辈》的成功只是偶然,是时无英雄让平庸之人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