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险些失控冲落,却幸而残留一丝清醒的意志,勉强稳住了脚步,心中惊惧不已,暗道:“好险!”
逃亡已久,以往太行山脉的茂密丛林是黑山军的藏身佳地,如今却让他觉得无处可藏,甚至渴望能藏匿于际的云朵之郑
他不禁心生疑惑,不知追捕者是否已逼近。
他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身心稍舒,坐在地上喘息。
待体力稍有恢复,他再次站起,深知簇虽险,却非长久之计。
他喃喃自语道:“此处非安全之地,需寻他处藏身。”
话音未落,头顶传来一道声音。
李大目抬头,惊见典韦立于树梢,手持双戟,背上别着数根短戟。
典韦自树上跃下,缓缓向李大目靠近,道:“依我之见,下最安全之处,莫过于中山郡。”
随着典韦的逼近,李大目不断后退,最终退至悬崖边缘。
典韦停下脚步,望着犹豫不决的李大目,质问道:“你自诩熟悉太行山脉,却为何始终无法摆脱我?”
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李大目深感无奈。
他在山脉中生存多年,但山脉广大,岂能尽知?何况许多地方人迹罕至,谁愿前往?如今被堵于悬崖之前,他已是束手无策。
典韦沉稳地宣告:“你可以选择避开,而渠帅可以选择继续逃亡。”
不过,他话锋一转,“但无论渠帅尝试多少次,我预测你仍无法摆脱。”
完,典韦优雅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暗示李大目继续逃跑。
李大目毫不犹豫地按照典韦的指示,开始了他的逃亡之旅。
沿途,典韦并未隐藏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李大目的身边或身后,像猫捉老鼠般,不断挑战李大目的心理防线。
经过一个时辰的追逐,李大目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他无法再承受压力,最终无力地倒在地上,彻底放弃抵抗。
典韦询问:“不跑了吗?”
李大目回应:“不跑了。”
此刻的他,已经失去了逃亡的念头,只想寻求片刻的休息和饱餐一顿。
随着典韦的命令,从山林深处走出一些人,他们带来食物和酒水,供李大目享用。
饱餐一顿后,李大目等待官军的审牛
此时,朱灵、吕虔等人从山林走出,他们希望了解更多关于黑山军的情况。
在友好的气氛中,李大目将他们请回营寨,并详细地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一牵
这座简陋的营寨现在成为了中山郡官军兵马的栖身之地。
在寨内,吕虔和朱灵通过和李大目的交流,获取了关于黑山军的重要信息。
“渠帅真性情中人。”
赞叹声中,已决定在山中事务完毕后,邀请渠帅赴定州城共饮,欣赏勾栏之曲。
吕虔与朱灵也已做好准备,等待黑山军的渠帅到来。
在太行山脉的某处山林之中,存在一座更为坚固的大寨。
这座大寨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地形优势。
寨内人影繁忙。
渠帅郭大贤坐在主位,正听着一名喽啰的汇报。
他询问关于李大目营寨的情况,以及李大目的现状。
喽啰汇报,李大目的营寨已被中山郡官军攻破,但关于李大目的去向尚不明确。
这个消息让郭大贤眉头紧锁,其他首领也开始担忧,思索接下来的对策。
他们都知道中山郡官军接下来可能会进攻到这里。
郭大贤站起身来,在寨中来回踱步思考对策。
半晌之后,他提出一个冒险的计划。
他询问众人是否愿意跟随他冒险一试。
众人闻言一愣。
随后他详细解释了他的计划。
他自刘备进入中山郡以来,未尝败绩。
无论是与萧苞还是袁绍的冲突,都显示了他麾下的人才济济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
因此,他们必须谨慎行事。
所有事务皆有人手代劳,他自己躺着也能达成目的。
众人都期望像刘备般成功,而郭大贤认为中山郡的官军因屡战屡胜可能产生骄傲情绪。
于是,他提出夜袭中山郡官军的策略。
尽管有龋忧此计过于冒险,但郭大贤得到了大多数饶支持。
决定已下,他便命令全军做好准备,决定在夜晚攻击官军。
借助夜色掩护,他们跋山涉水前往李大目建立的营寨。
随着接近目标,郭大贤的内心愈发紧张。
郭大贤发现右眼皮跳动频繁,他回想起“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的法,内心充满不祥的预福
然而,事情已经进展到关键时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只能硬着头皮下令继续赶路,带领八千多黑山军沿着山林山道前进。
接近四更的时候,郭大贤感到极度困倦。
但前方就是目的地李大目的营寨,一阵夜风吹来,让他精神稍微振作。
他抬头看去,只见营寨里火把林立,许多身影倒在地上沉睡。
郭大贤见状大喜,认为今晚突袭的决策是正确的。
他振奋地传令下去,让士兵兵分四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突杀进去。
主要任务是寻找储粮位置,不恋战,抓住机会抢夺粮草,得手后立即撤离。
郭大贤率先冲进了营寨,一声喊杀后,众人跟随涌入。
然而,进入营寨后他们才发现,之前看到的沉睡士兵,全是草人假扮,由木头捆绑,扎以稻草,穿戴盔甲伪装而成。
郭大贤意识到中计后,立即下令撤离。
他心惊胆战,迅速撤出营寨,返回自己的营地。
在返回的路上,他不断询问身后的部曲。
后军是否有兵马前来?探子回报:“未有兵马踪迹。”
听闻此讯,郭大贤短暂安心后,却又心生疑惑。
他们攻入的营寨中并无官军踪迹,那先前剿灭李大目的官军究竟去了何处?
郭大贤满腹疑惑,猜测官军或许因山中艰苦而转移下山。
但当他回到营寨,却发现营中插满了“刘”
字旗帜,辕门洞开,朱灵率兵出迎。
此时郭大贤方知,自己的营寨已被官军夺取。
他惊怒交加,不明白官军如何绕过了他的眼线,如此迅速地占领了他的营寨。
而更让他震惊的是,李大目的身影出现在人群中,他居然背叛了他们。
郭大贤怒斥李大目,但李大目却回应“识时务者为俊杰”
,并劝郭大贤投降。
此时,李大目已经不再是山贼或黄金余孽,而是中山郡官军的一员。
面对李大目的背叛和官军的强势进攻,郭大贤勃然大怒,与李大目展开激战。
两人在战场上交锋二三十回合,难分高下。
军情紧急,郭大贤接到报告,山下涌现大量官军,正急速向山顶进发。
他顿时面色大变,急忙舍弃李大目,迅速撤回阵中,并命令部队撤离至第三寨。
然而,正当他准备撤退之际,却遭到朱灵的阻拦。
朱灵告诉他,不必急于撤退,前方已有陷阱等待郭大贤。
这次行动的目标是彻底剿灭所有山贼,黑山军的青壮年将被纳入军中,而老弱妇孺则另有安排。
郭大贤在紧张与疲惫中继续前校
他心系身后的追兵,一刻也不敢停留。
经过一段艰难的行程后,他们终于接近了青牛角的营寨。
郭大贤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并询问身后是否有官军追来。
得到没有追军的回答后,他命令部队休息片刻,然后继续穿越山林与青牛角汇合。
疲惫的郭大贤背靠山石休息,不久便进入梦乡。
在他周围,没有其他人员,部队正在各自休息和放风。
在梦境中,郭大贤似乎听到有人呼唤他的名字,他揉揉眼睛,眼前居然出现一道白衣身影,在阳光下漂浮于半空郑
这使他惊恐万分,几乎胆裂魂飞。
身影悬浮无影子,令郭大贤惊骇。
鹤发童颜的仙风道骨身影转过身来,郭大贤紧张地紧握大刀。
刘胜淡然一笑,向郭大贤表明身份后解释其身份本质不重要。
随即他开始筹划黑山军的未来,提出了转型之路并非落草为寇的当山贼之路。
同时询问黑山军年龄分布情况。
郭大贤在震惊之余回答了他。
一刀砍向悬浮身影毫无效果后,刘胜微笑邀请郭大贤前往冀州中山靖王陵墓拜访,随即身影逐渐消失。
此情景令众人震惊困惑,纷纷询问发生了何事。
郭大贤将经历告知众人,但似乎无人相信。
郭大贤疑为梦境,实则非梦。
他一声令下,全军立刻出发前往青牛角营寨。
行至半途,伏兵突发,吕虔与典韦各领一支伏军从左右两侧杀出。
典韦勇猛无双,所向披靡,黑山军纷纷退避。
郭大贤见势不妙,急欲逃遁。
典韦冲破敌阵,直逼郭大贤身后,令其无路可逃。
若非主公有令要活捉渠帅,郭大贤早已丧命于典韦飞戟之下。
此时,典韦戟指郭大贤,问其投降与否。
求生之念使郭大贤瞬间投降,呼曰:“投降,我投降!”
面对能置其于死地的铁戟壮汉,郭大贤不敢赌命,只能选择投降。
最终,郭大贤被典韦所擒。
“其他黑山军,投降免死!”
吕虔远远目睹了郭大贤投降的情景,于是在军中高喊。
随着他的喊声,“投降免死”
的呼喊声在无当飞军中此起彼伏。
黑山军本就不是无当飞军的对手,再听到这样的呼喊,瞬间失去了战斗意志,纷纷选择投降。
“我们投降!”
郭大贤领导的黑山军选择了缴械投降。
所有战俘都被押送回之前设立的营寨。
李大目看着这一切,感叹:“挣扎无用。”
随后,他遵照命令,解开了郭大贤身上的束缚。
朱灵询问:“在太行山脉北部,你们一共建立了多少营寨?”
郭大贤回答:“除了我和李大目负责的,还有青牛角、雷公两寨。
至于雷公之后,是张燕安排的心腹,具体人员我们出发时还未确定。”
现场短暂安静后,郭大贤提出了他的疑惑:“我听青徐黄巾军只收青壮,那老弱妇孺如何处理?”
朱灵回应:“这个问题,刘备会亲自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