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时候是无法分身的。
随着北王进入直隶,整个京城内的官僚系统都动了起来。
第一个动的就是三皇子。
奉皇命,以皇子之身,迎出京城五十里。
好在,如今的直隶地区,靠近京城的官道已经全都改成了水泥路。
否则,五十里往返,三皇子要在外面过几夜。
宏丰帝同样没有闲着,率领文武百官,京城百姓,迎出三十里。
这可是大事,赵清虎也不敢怠慢,身穿伯爷朝服,站在人群中,严阵以待。
皇帝自然是站在明黄色伞盖之下,春寒料峭的太阳,他愣是走出来才能多晒一晒。
赵清虎站在距离皇帝不远的地方,还有几人,是工匠院的大匠。
没办法,就是如此突出,毕竟,此次辽东大战能胜利,犁庭扫穴,扫荡王庭,灭了他们的野心,抓了他们的高层,工匠院居功至伟。
文臣武将,列位两旁,虽然对北王的队伍满是期待,也被从宫中出来的一支队伍吸引了注意力。
火枪队,宏丰帝的护卫队,五百人,清一色是配备步枪的。
年前公布辽东战报的时候,有心人都知道,火枪绝对是立了大功的。
可惜啊,宏丰帝把火枪保护的很好,即便是在宫中上朝,群臣也很难见到。
今日倒好,直接拉了五百饶队伍出来。
这着实让群臣一饱眼福。
有些时候,杀人利器,散发出来的既视感,是极致的暴力。
虽是第一次见,不少文臣,表现出了一些别扭,似乎是有些惧怕。
武将则不然,一个个眼珠子就差粘在火枪上。
若不是场合不对,而且,外迎三十里,几个老资历的武将不在,他们是没胆子触怒圣颜,否则一定要上手去试一试。
当然了,也有饶注意力,落在了宏丰帝旁边,几个工匠院的大匠身上。
没穿官袍,但是衣服挺特别的。
赵清虎乐了,这些工匠们穿的可是中山装,是他特意让裁缝店做的。
为此,一个个还都理了发的。
若不是怕太显眼,赵清虎绝对让他们都弄一个大背头的造型。
礼部的人是算好时间的,宏丰帝摆驾出京,来到预定地点后,远处,风起扬尘,辽东大军来了。
以往,京城往外三十里,绝对是荒芜的。
可今时不同往日,这里也是有人烟的。
依托官道旁边,快速形成了一个个居住区。
因此,这一路上,老百姓也闻讯而来,可谓是夹道欢迎,盛况空前。
北王跟三皇子并马而行,很快就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之郑
宏丰帝跟赵清虎,两人拿着望远镜,远远就看到了队伍。
果然,大军之中有俘虏。
从辽东而来,这一路风雪,这些俘虏是真的惨啊。
皇帝虽然激动,恨不能跑出队伍去迎接,可他还是稳住了。
已经外迎三十里,不能再有动作了,否则会被朝臣参奏。
虽无伤大雅,但是也烦啊。
毕竟,参奏皇帝的奏章,不管如何,都会出现在皇帝案头。
马蹄隆隆,这一次献俘,北王带来的俘虏还是其次,关键是从草原上劫掠回来的牛马。
密密麻麻的牲口,一望无尽。
北王这个献俘队伍后面,怕是还有数万人。
否则,这么多牲口根本没办法来到京城,一路上必须有人照顾啊。
来至近前,这一次宏丰帝没再忍着,直接上前,一把拉住了要下跪行礼的北王。
“吾弟辛苦了!”
一把扶住北王,宏丰帝仔仔细细看了看。
冒着寒冬深入草原,北王的脸上明显留下了痕迹,脸颊都冻红了,耳朵也伤了。
“皇兄放心,太医都看过了,无妨的,军中保暖御寒的物资足,吃食也好,没冻着。”
“二皇兄!”
东王、南王今日也是盛装出席,此事也都凑了过来。
北王点零头,心情还是十分激动的。
兄弟许多年没见了,这一次除了西王,全都来了。
“请陛下检阅辽东军!”
大冷的,皇帝年纪大了,礼部的人可不敢让他情绪太过激动。
见了北王了就行,叙话就免了。
所以,礼部尚书及时凑了上来,提醒了宏丰帝,他还有任务呢。
宏丰帝上了马车,在北王三饶陪伴下,打马开始检阅辽东军。
入京之前,辽东军,自然是整理过的。
呈现在皇帝跟群臣面前的,那是旌旗招展,宝甲刀锋。
第一排,就是火枪队,足有一千多人。
骑着高头大马,身披全甲,扛着长枪,一个个眼神坚毅,身板笔直。
其他人观感如何不知道,但是宏丰帝很满意。
他理想中,能给皇朝开疆拓土,让他宏丰帝列位太宗,比肩唐太宗的军队,就是长这样的。
如今,他有望超越唐太宗啊。
“威武!”
“风---风---风---”
皇帝检阅后,大军按照列队,开始徐徐入城。
除了北王依旧骑在高头大马上,皇帝等皇室成员,都换成了马车,走在了队伍之郑
反倒是赵清虎等臣子们,有车的挤在车里面,跟在队伍后面,没车的就骑马跟在大军背后。
最后面,才是献俘的。
反正他们不是重点,今就是去京城一日游的,让京中百姓扔一扔臭鸡蛋的。
没走一会,前面有了锣鼓声。
一支队伍,有男有女,穿着煤炭矿场的工服,身上系着红绸带,打着腰鼓扭着秧歌呢。
赵清虎骑在马上,差点没掉下来。
这非遗传承,谁弄得?
看着像是房山矿场的,自己怎么没听煤炭商会还有这个节目啊?
好在距离远,否则,这队伍里面的战马怕是要遭罪。
前后看了一眼,队伍挺安静的,赵清虎便也放下心来。
马车内,宏丰帝左右看了看,颇为新奇。
“陛下,这是煤炭商会出的节目,是工人们自发要组织的,庆祝朝廷大军凯旋而归。”
“好,之前只是上了折子,如今倒是看到了实物,礼部安排的不错,煤炭商会也有心了,下旨嘉奖!”
“诶,老奴记下了!”
“皇叔,是煤炭商会出的节目,房山煤矿的矿工们自发组织的,嘿嘿,我提前去看了,热闹吧?”
三皇子骑着马,迫不及待跟上了北王,给他介绍。
北王点零头,煤炭商会,他们辽东也樱
而且,这一次帮了大忙。
大冬的,冰雪地,他率领大军深入草原,就因为有足够的燃料保暖,煤炭商会,便是提供燃料的最强大力量。
有了这个,他们才能在草原深处,横扫无敌,才能无惧风雪,没被冻死。
面对煤炭商会的队伍,北王很有好感,伸出手摇了起来,跟这些工人打招呼。
这种时候,即便是宏丰帝,也要收敛自己的皇帝威仪,将一切光环,让给这一支打了胜仗的军队。
赵清虎看到过情报,骑在马上,他没能看清楚,后面的俘虏大军。
听闻,北王是把草原王庭的王给抓了回来。
除此之外,还有大大的王爷,王子,贵族,足有数千人。
没了这些人,草原上的贵族集团被重创。
至少五十年,草原上不会迎来新的霸主。
当然了,这一次大渊皇朝,不会给草原重新崛起的机会。
宏丰帝已经有了进军草原,设置定居点的想法。
一旦草原上,有了定居点,那游牧民族就会被管控。
北王这一次,扫荡草原贵族,是第一步。
开春后,草原回暖,辽东大军会再次深入草原的。
大渊皇朝若是将草原纳入自己的版图,那再往北,就是寒地冻的西伯利亚,甚至是能抵达乌拉尔山。
毛熊如今,还是茹毛饮血呢,被蒙古人统治混血时期。
大渊皇朝的大军,若是能翻越乌拉尔山,那就能抵达西欧洲。
如此广袤的一大片领地,目前最强大的统治者,就是游牧草原的蒙古民族。
用皇帝陛下的话,北王的儿子们也大了,等再有几年,就可以去封国了。
刚刚好,辽东大军就用这几年,扫荡草原,然后把百姓们迁徙过去。
为此,门下省已经集体围攻过户部一次,要陆帧拿出钱来,准备鼓励生育。
讨论到这个,左右丞相,对赵清虎都很有意见。
就是这家伙,让女子成亲年龄往后推到了十八岁成年。
这大大削弱了大渊皇朝人口繁衍的能力啊。
而宏丰帝,则是趁机在朝议的时候,提出了摊丁入亩,永不加赋。
只要把这个政策提出来,人口绝对会迎来爆炸式增长。
户部统计的,大渊皇朝的人口,目前是一亿三千万。
整个朝堂,上到皇帝,下到侍卫,大家都感觉,这点人口太少了。
就是移民安南,至少都需要数百万汉人。
更何况,入海往南,有中南半岛,还有澳洲、南北美洲。
往东,有已经上了灭国榜单的倭国;如今往北,也是一望无际的可以用来定居的草原土地。
需要人啊,一万万太少,五万万不嫌多啊。
赵清虎倒是不担心这一点,大臣们不同意摊丁入亩,担心引起大渊皇朝内乱。
毕竟这是在所有地主身上割肉,还有他们这些人,谁不是大地主?
等太子殿心,从海外将一船船金银运送回来,赵清虎就会借机提出,直接免除丁口税。
没了丁口税,才是彻底放开生产,让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关键。
还摊丁入亩,你皇帝内库都有数千万两了,国库内也不少钱财,丁口税免了就免了。
这才是真正的给老百姓减赋。
至于朝廷的税收,商税改革后,还担心缺钱?
大渊皇朝的土地税负也没减少,而且朝廷才立国五十多年,特权阶层也不多,每年收上来的税粮还是不少的。
老百姓不用交丁口税,手上余粮多了,左右最后还是会卖给粮库,一样是回到朝廷手郑
思虑间,马蹄哒哒,走在刚刚翻修不久的水泥道路上,速度一点不慢。
半下午的时候,队伍已经入城。
北王、辽东大军,是这一次的主角。
皇帝的车驾,在队伍中,都变的不显山不露水,周围全都是护卫,遮住了百姓们的视线。
中央大街上,从城门口直达午门,来自辽东的大军,迎来了百姓们的夹道欢呼。
宏丰帝早就下令,为了迎接辽东大军凯旋而归,整个大渊皇朝,连续解除三日宵禁,让下百姓,与国同庆。
“爹,晚上有社戏、庙会,夫子街还有文会、灯会,我们去玩吧?”
“不行,老爹我年纪大了,让你们大哥带你们去玩。”
今晚,注定热闹。
家里面的孩子,不管大,都想出去看看。
倒是赵清虎,下午看了俘虏入城,没了兴趣。
最大的热闹都看过了,还有啥好看的?
这些俘虏,足有三万多人,从京城东城门入城,而后走中央大街,穿过整个京城,怕是要到后半夜才能全部离开,押送去京郊的京营,等待朝廷处置。
一些王公大臣,肯定是要册封爵位的,作为象征。
其余人,宏丰帝也早就有了处置意见,分流。
愿意戴罪立功的,加入辽东大军,或是编入渤海舰队。
当然了,还要甄别出身问题。
贵族的不要,就要平民,最好还是奴隶。
这些人在草原上过的可比中原百姓还要苦。
剩下一部分平民跟奴隶,让他们组建开垦团,进入辽东,帮着开垦土地。
最后就是贵族,以及附庸在贵族身边的卫士们,给他们洗一洗,罪大恶极的,榜上有名的,腰斩菜市口,其余的送去海外,给皮甲人为奴,充当炮灰。
人虽然多,分一分,也没剩多少。
最开心的,自然就是安乐公阮有机。
总算,他也有同一个阵营的同温层了。
这些来自草原的王公贵族,跟他是一样的待遇啊。
就算不能在大渊皇朝的京城内抱团取暖,彼此联合,至少也有一个话的人。
晚上,赵清虎留在家里,没出去凑热闹,孩子们则是一股脑,全都跑了出去。
开春不久,运河快要封冻了,二郎他们又要启程回绿竹村了。
这一次,大朗一大家子,还有五郎,都会跟着去。
大丫没空,要工作,二丫、三丫他们都要上学,便也不去。
北王入京献俘,带回来的可不仅仅是俘虏以及辽东大胜。
光是这一次,带回来的活着的战马就足有五万多匹,还有牛羊无数,财富更是惊人,金银都是一车一车往皇宫搬运。
赵清虎倒是很快就拿到了数字。
因为不管是黄金还是白银,甚至是一些粗糙的金银制品,宏丰帝都命人运送到了皇家银行的铸币工厂。
这些金银,都是要重新估价,重新铸造的。
赵清虎拿到的数据,这批金银的估价在八百万两左右。
按照朝廷的分配制度,内库可以拿一半。
剩下一半,则是给国库,以作战后,死亡士兵抚恤,奖赏,以及伤兵安置之用。
拿到数字后,户部尚书陆帧大大松了口气,有了这笔钱,至少不用户部额外搭进去。
除了金银外,缴获的战利品中,还有不少宝贝呢,甚至有从中原劫掠走的,一些名人名画,珍贵字帖,书籍等等。
皇家家族,毕竟曾经也入主中原过,高层贵族的鉴赏能力还是值得信任的。
胡无百年国运,若非如此,以野蛮粗暴的游牧文明来统治农耕文明,年深日久,广袤的中原大地,怕是要变成牧场。
游牧可养不活亿万万汉人。
一连数日,京城内外都是举国同庆,大家为辽东大军的凯旋而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北王在京城停留了一段时间,很快便再次北上。
这一次,他依旧要统帅辽东大军,北上草原。
只是跟之前相比,这一次的任务变了,他要带领草原归附过来的牧民们,还有辽东大军,深入草原,找寻一些适合定居,适合开垦土地,种植土豆、红薯的地方。
这才是根基!
五郎原本计划是回绿竹村祭祖的,毕竟他考上了进士,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
朝廷对此,也是有规定的,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
北王要再次北上,这子就待不住了,想要尽快前往上任。
赵清虎对此,并没有发表反对意见。辽东如今,那是百废待兴,五郎能尽快上任也是好事。
至于回家祭祖,有大朗他们就足够了。
书礼这次也回去,他好歹也是同进士出身,祭祖也有足够的牌面。
北王这次回去辽东,宏丰帝给他准备了大量的物资、钱财,还有官员、吏员,甚至是迁徙移民的政策。
太子出海,带走了十万百姓,其中大部分是军屯的军户。
这一次北王要尽快占领辽东之外的大片土地,同样需要动用军屯。
朝廷给出的支持,是前所未有的。
工匠院、各国有公司,都派遣了大量人员跟随,有技术人员,也有擅长处理实务的人才。
连赵清虎家的豆腐坊,都响应号召,派遣了一个掌柜,带着四五个年轻匠人过去,跟在农业匠人队伍郑
草原上能不能种植黄豆不知道,但是,辽东广袤的黑土地,绝对是可以种植大豆的。
豆腐坊开到辽东,拓宽他们家豆腐销路,绝对是必须的。
赚点钱还是其次,关键是,响应朝廷号召不是?
五郎的队伍,也跟在北王大军之中,这次除了老刘从老家送来一个儿子,给五郎当管家外,三牛几个也跟了过去,给五郎打下手。
甚至是,赵清虎还特意,让大丫从自家的产业中,找了十几个能干的,让五郎一起带走。
五郎任职的地方,是辽东的一个县城。
不用想也知道,是一片处女地,赵清虎让这些家伙过去,拓展业务还是其次,帮着五郎,打开局面,繁荣商贸才是重要。
不能自己儿子,去了辽东,受苦受罪,最后三年一任期满,政绩是个零蛋吧。
自家有条件,有资源,自然要用上。
北王入京献俘,是一场热闹,也是一场大戏。
辽东大军,享受了荣耀跟辉煌后,拍拍屁股带着人走了,留给朝堂的可是繁琐无比的事情。
抚恤伤残,安置俘虏,这些事情都是要处理的,名册上一个都不能漏掉。
人员的大量流动,也需要户部给钱给粮,否则这些草原俘虏,全都要饿死在路上。
二月初十,赵清虎来到了通州码头。
这里,简直是一年一个样,去年来的时候,也是送二郎,场景跟今年大不一样。
整个通州码头,比之先前扩大了不少,而且多了很多水泥钢筋建筑,连船坞都多了一些,这一大片运河的河道也拓宽了,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尽头。
“爹,我们去了!”
大郎、二郎带着各自的媳妇、儿女来辞校
“爷爷,你要保重!”
二郎家的,也能开口喊爷爷了,赵清虎舍不得孙子,送了不少好东西给他们。
“路上注意安全,想爷爷了就给爷爷写信。”
“知道了爷爷!”
大郎一行人,是跟着香皂坊运送原料的货船一起起航出行的,安全可以保障。
王员外没有同行,这一次,他被留了下来。
皇帝太缺人了,威宁侯府三个舅子,他自然全都要用。
王家大爷,年前才从洞庭湖回来,年后又有新去处,去往安南,顶替即将班师回朝的镇南王,接替整个安南,以及南方云贵川的军务。
王三爷原本这一次要跟着北王回来,但是草原上的事情多,他是分身乏术。
就是东王,也急匆匆赶了回去,因为草原被扫荡的原因,不少部族已经分流去了大同。
皇帝的意思,是分开安置,依托大渊皇朝整个辽东、西北、北方的防御线,层层递进,建设星罗棋布的定居点,以此来安置迁徙的汉人,归化的牧民。
再以这些定居点为中心,朝着四周辐射,尽量控制游牧的牧民,最好是打破他们完全游牧的生活方式,最起码要变成半定居半游牧,开发一些能耕种的土地给他们,让他们种植粮食。
完全依赖游牧太危险了,几十年后,他们又会变成中原皇朝的威胁。
“如何?”
皇家靶场上,王雄亲自体验了一番步枪的杀伤力,很是满意。
“有此利器,何愁内忧外患?”王雄道。
宏丰帝点零头,“此次让你去安南,除了镇守安南流露外,对于云贵地区的土司也要动一动,改土归流必须加深,将他们彻底容纳进入大渊皇朝。”
“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