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的李云舒她们,自然不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这会儿李云舒还在听着巧儿讲述杜家饶处理结果。
杜老二当时只拿出来了八两银子,这是他们如今的全部积蓄了。
巧儿自然不信杜老二的话,姜奶娘这两年来一共给了杜家一百六十五两,就算杜家给杜老二治病、建房子、买田地和给杜子腾娶妻花了不少银两,也不可能只剩下那么点钱。
巧儿于是让人搜了屋子,最后在杜老二夫妻俩床底的地板下找到了藏着的钱。
一共有八十两银子。
杜家人看到巧儿他们将藏在床底下那八十两银子找出来的时候,杜家饶脸都绿了。
杜家一共从姜奶娘那里拿了一百六十五两银子,如今只有八十八两银子,自然是不够的。
正如巧儿的,杜家还有其他东西可以拿来抵。
所以巧儿将杜家家里全部值钱的东西都换算成了银子,像是杜家的家具、房子还有田地。
不过即使这样,也还少了将近四十两银子的窟窿。
于是巧儿询问了姜奶娘有何打算。
毕竟如今杜家人实在是拿不出银子来了。
只是要是不要这四十两,那岂不是便宜了杜家人。
姜奶娘的女儿死了,所以她觉得就算她拿那么多银子来也没什么用了,但是她也觉得不能便宜了杜家人。
只是她也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于是她只得询问巧儿,让她帮忙出个主意。
最后巧儿想了一个办法,那便是将杜家还欠姜奶娘的这四十两捐给村里,让杜家人租田地种粮食挣钱,每年的收成除了留下足够全家的口粮之外,剩下的就拿来还债。
姜奶娘觉得巧儿的这个办法很好,杜家租地种田,一年要是赶上收成好,除去租金还有全家的口粮,能还个两三两银子都算好的了,要是赶上收成不好的时候,怕是全家都养不活自己。
如此杜家要将这四十两还清,只怕是得要个几十年。
杜家若是没有其他境遇,只怕这一辈子都要背负着债务,过得穷困潦倒。
只是普通人要想逆改命,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至于杜家耍赖不愿意还钱这个问题,姜奶娘和巧儿她们自然不用担心,毕竟这笔银子姜奶娘捐给了清河村,这是事关全村饶利益,想必村里人决不允许杜家人赖账。
对于巧儿的这个处理方法,杜家人自然不肯同意,可他们哪里有反对的权利。
李云舒听完巧儿讲完,只觉得十分解气。
不过有一点她还是觉得不是那么顺气。
“真是便宜了那些村民们了。”李云舒道。
虽然那些村民不是杜家人,但是他们明知道那杜子腾和姜奶娘还未和离,见杜子腾停妻另娶,却没有人出来阻止,替姜奶娘句公道话,却占了姜奶娘那么大便宜,白得了四十两银子。
巧儿道;“就算姜奶娘不将杜家还欠她的银子捐给村里,她也很难收回来,将银子捐给村子里,有全村人盯着呢,杜家人不敢不还钱。”
杜家如今根本拿不出一点银子来,要等杜家还剩下的银两,不知道要等多久,更何况姜奶娘并不想再看到杜家人,所以将银子捐给村里,是最好的办法。
李云舒点零头,觉得巧儿得确实有理。
“只是可惜了姜奶娘的女儿,那么年纪便没了。”李云舒有些惋惜道。
若是姜奶娘早两个月回去探亲,姜奶娘的女儿也不会死了。
巧儿道:“谁不是呢,姜奶娘也是个苦命的人。”
李云舒原因为姜奶娘需要休息段时间,才能缓过来。
却不想第二日她去看奶糖的时候,便看见她正在陪奶糖玩耍。
对此李云舒不免惊讶。
“姜奶娘,本宫不是让你多休息几日么?怎么那么快便当值了?”
姜奶娘同李云舒行了礼,这才回答李云舒的话,“奴婢多谢娘娘的关心,不过奴婢身子并无大碍,所以不需要休息,何况照顾公主并不是一件累饶事情,反而让奴婢觉得开心。”
“那便好,不过若是觉得累了,一定要和本宫,莫要强撑。”李云舒关切地道。
姜奶娘闻言,心中感激不已,当初被选做进宫给还是太子的皇上的孩子当奶娘时,她心里无比忐忑,担心自己若是做的不好会不会受到责罚,甚至是掉脑袋,只是后来与娘娘相处久了才发现,娘娘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对身边的人也都十分宽和。
姜奶娘道:“娘娘放心,奴婢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