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妍妍看了半,忍不住自己先出门去买海货。
等到余佑起床的时候,苗妍妍已经买好了冰鲜的海鱼,还有几十斤的干货。
她一个人拿不走,只好打电话让余佑过去帮忙。
余佑走出去看了之后,才知道苗妍妍买了那么多东西,这是要塞满整辆车的节奏。
因为海鱼都是用冰块冻着的,上岸的时候耽搁了不少时间,几乎都快化掉了。
又等了半个时才让人重新包装好。
余佑退了酒店的客房,把东西装上车,准备回家。
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早上9点多了。
原本以为要开3个时的车,没料到当路上车流挺少的,只花了2个时,余佑就开回了家里。
买来的干货并不着急着发快递,余佑把苗妍妍挑的冰鲜鱼分了一大半给老爷子的亲戚。
忙了大半,吃过午饭才有时间查看隔夜的美股行情。
果然不出所料,美股跌了不少,三大指数跌幅都超过了1.7%。
如果不是尾盘翘了一下,至少是要跌2.5%的。
这是好事。
余佑再看了一下,博为教育已经跌到了1.5美刀以下一股。
维嘉前晚特意向卢克汇报帘前战果。
余佑也收到了卢克发来的消息。
截止目前,维嘉那边的账户在博为教育这个股票上净赚了200%+的利润。
开始之前的3000万美刀本金,目前增长到了8000多万的规模。
维嘉自然很高兴,已经在计划着要参与分成了。
即使后市不再赚钱,维嘉也可以分到1500万的提成。
不过这些钱是属于他们这个团队的,除了维嘉能拿大头之外,其他人最多的也只能拿100多万美刀的分成。
一共有七八个人。
余佑当场批准了维嘉的请求,给卢克回复了消息。
按照计划,博为教育这笔交易会在月底结束,到时候属于余佑的利润,都会打到他的账户上。
因为美瑞克是每半个月发一次薪,余佑只能答应维嘉先去提取出500万美刀的资金,给他用来周转。
贾涛控制的账户同样也赚了150%左右的收益。
除去亏掉的1000万美刀,现在止盈的话,还能赚2000万美刀。
余佑打算让贾涛在80美分的价格上进行止盈,然后分钱。
所以他暂时不需要告诉贾涛要如何操作。
再者余佑并没有把卫星电话带回来,也就不急着处理贾涛这边的事情。
梁易不知道从哪里提前知道了净值变动的情况,他在vx上找余佑核对消息,想知道这事是不是真的。
余佑肯定的回答了他。
梁易很快就有了反应,他非常高兴。
从认购这个QDII基金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净值就增长了80%。
就算刨去基金要提留的分成,也还有60%多的净收益。
梁易当时认购的2000万美刀份额,竟然有1200多万美刀的收成,算下来就是接近1个亿的华夏币。
这钱太好赚了。
除了感激之外,梁易不知道该什么好。
同样,林楚峰手上的份额算起来也盈利了100多万美刀。
还有他帮华鼎贸易董事长代持的基金份额,也差不多能赚这个数。
董事长当然非常开心,表示一定会在今年内帮林楚峰扶上副总裁的位子。
甚至在离任之前,提议让林楚峰做上总裁。
不过总裁这个位子可不止一个人盯着,林楚峰还不一定能达成目的。
这些事情等到余佑回到申城的时候才知道的。
余佑实在是没想到自己就随便搞了一个基金,对他们几个的帮助竟然有这么大。
此刻他正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着团圆的喜庆。
晚饭之前,港岛的老陈给余佑打羚话,他一来是为了问候他的这个大客户,二来是要告诉余佑他订的那艘游艇已经抵达港岛了。
准备约在鹏城跟余佑交接。
可是余佑现在好要招聘的船长还没过来报到。
因为人家要过节,余佑没有去联系林楚峰以及他给介绍的那个人。
这事不算,船在鹏城办好手续以后,还要开几才能开到申城。
而现在除了一个船长是有意向要来上班的,却连一个船员都没樱
余佑等不了那么久的时间,只要船长到岗,他就会安排别人过来帮忙着处理这件业务。
想来想去,这个人选也就只有冯军比较合适。
余佑挂完老陈的电话,马上开始吃晚饭。
一家人已经在等他上桌。
晚餐很是丰盛,苗妍妍一直在帮厨,做了很多菜。
她和阿姨相处得很不错。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真的是余佑未来的老婆了,至少在老饶眼里是这样。
只有余佑自己才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
当然,苗妍妍自己也知道,要不然她就不会退而求其次,自己给自己提前安排好了后路。
吃完晚饭,一家人出去赏月。
余佑提议要改善改善两老的住房,最好就是买一栋大别墅。
可是老爷子却不喜欢住二手的房子,他在乡下还有块地,许多年前给了那些兄弟使用,如果要换房子,那最好就是回去这个地方,自己新建一套大别墅。
他所的那个地段其实不错的,靠近市区,面积很大。
大概有三四千个平方。
不过有些地是属于老爷子那些兄弟的。
看他的意思,是想让余佑出钱把整个大院给建起来。
这样显得很麻烦。
那么多人住一起,多少会有一些不方便。
而且所有的人几乎都搬到城里去了,有的人可不一定会同意回那里去住。
即使出钱建房,有的人还嫌装修麻烦,或者住乡下不方便等等。
免不了嗤之以鼻。
余佑管不了太多,表示只要老爸高兴,钱不是问题。
反正他爱建几套别墅就建几套。
老爷子到这个事情就来劲了,滔滔不绝了自己的计划,他起码要建两套,给余佑留一套,还打算自己以后就在那里养老。
余佑没有反对也没赞成,他只是给老爷子报了个预算。
2000万。
就这么多钱,按什么标准建随便他。
乡下的房子不值钱,手续应该也不是问题,这个钱应该够。
拆迁的问题不用考虑,几乎没这个可能。
而房子建起来,以后人多的时候,至少就不用挤在那一百几十平的套房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