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N次元 >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 > 第690章 使团经历(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0章 使团经历(一)

酒楼的包厢里,圆桌上摆满了饭菜,二不断进出,酒是少见的,桌上摆放着盛满梅子饮的玻璃壶任人取用,桌上蒸炸煎煮炒的菜色一样不少,点了红心的糯米点心重在两碟凉菜上头,头顶的灯泡散发着明亮又温和的黄光。

“诸位难得来一趟,不必客气,尽管吃喝。”主任端着饮子站起来,她刚刚三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脸上的笑容落落大方,与人话时声如洪钟,中气很足。

不过官话还是要的,她乐呵呵地:“这些年来,我们与斯国多有合作,两方得利,于国于民都是好事,来往的货船多了不知凡几,便是阮姐,也向来称赞倭人勤劳简朴,大有汉人百姓之风,以前是有大海阻隔,困于航道艰难,风大船,又有沿海贼寇,抢掠不断,以至于两国民间近无交集,偏偏上苍令我们做了邻居,既是邻居,自然要守望相助,方不负上苍的一片苦心。”

“今日难得与诸位同坐言欢,不必客气,请。”主任喝了一口饮子。

有她带头,藤原得悟也喝了一口。

包厢里的使臣们也渐渐放松下来。

虽从前没和女人共过事,但——自从到倭国淘银的汉人变多,他们再不情愿,也只得和女人们打交道,因去往倭国的汉人女人实在不少,她们要么有阮地官职,要么是民间豪杰,女人和男人还不同,她们大多是带队到的倭国,这意味她们有自己的人脉,自己的武装,在阮地时不能有,出了国,自然怎么安全怎么来。

男人里头,突发奇想集结一堆人租艘船到倭国的不少,未必有什么组织,更别提这么多人如何指挥,而女人们大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连打手都聘用好了,这才来到倭国,在倭国也有早已搭好线的中间人。

如此一来,使臣们便很难让手下去和这些女人们谈。

毕竟他们再轻视女人,也不敢轻视她们带来的货物,有些紧俏的货物,甚至在阮地官方那都买不到。

有一就有二,渐渐的,和女人打交道,谈正事,似乎也就成了寻常的事。

尤其平安京的大街上,总有一些昂首挺胸的女人,起话来跟男人一样,动不动就是家国大事挂在嘴里,时不时就是“官府的政令”如何如何。

她们和善的时候还是很和善,尤其是做生意的时候。

但不和善的时候也叫他们大开眼界,阮地的女人是可以因为被倭国男人骚扰而拉着那个人去役人那里讨法的,如果当地官员不处理好,她们还要拉着人去驻倭办,让阮地的官吏给法。

甚至闹到最后,藤原家也要插手,想办法让女人平息愤怒,又让阮地不要插手。

日子久了,倭国的男人看到阮地的女人,就像看到夜叉,能躲多远躲多远。

不过他们也想到了挣钱的办法,让自己的妻女去招呼这些女人,阮地女人有钱,不管是给她们兜售东西,还是为她们干活,她们给钱都很大方。

往往妻女为阮女们做一个月的火,就足够一家人吃上半年。

甚至高官的妻女们,也开始学着和这些阮女交际,不再是以前贵族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景象,她们组织的茶会,插花会,也不再围绕着宅里的那些事,而是听阮女们侃侃而谈如何做生意,如何和官吏们打交道。

如今在倭国倒卖白银的人里,一半都是这些贵族女性。

连藤原得悟都知道,自己的母亲也参与了,甚至因此被父亲冷落,可即便如此,母亲也没有放弃。

他去劝母亲,希望母亲不要和父亲对着干,倭国女人一向是贤惠的,对丈夫和儿子一味奉献,甚至连话都不会大声,不仅因为她们受到的是这样的教育,更因为她们一生都不能有自己的财产,离开了丈夫和儿子,她们只有一条死路,和丈夫儿子作对几乎就是自掘坟墓。

母亲却对他:“我喜欢花钱。”

母亲的声音很轻:“我也很有钱,我有不少嫁妆,我现在还买了很多铺子,我可以花钱。”

这是没错的,藤原得悟也很支持:“家里不会少了对您的照顾。”

母亲却摇头:“你不明白,以前我有钱,但我知道那些钱不是我的,花不花,怎么花,都要看你的父亲,但现在,我想自己花钱,我喜欢大国的绸缎,喜欢大国的细布,他们的琉璃首饰,还有香露……如果可以,我还想把家里的窗户都换成玻璃窗。”

“他已经老了。”母亲甚至有些刻薄地,“你很快就会接过他的位子,你是我的儿子,难道也要像你的父亲那样对我吗?”

藤原得悟就不出话了,他不可能和父亲一样,对母亲,他做不到那样苛刻。

于是藤原得悟就退下了,他甚至有些迷糊——母亲做的,似乎也不算错啊?!

阮女们在倭国横行无忌,她们甚至还是外国人,却享有倭国女人没有的特权,他的母亲是倭国的贵族,是地位最高的藤原氏的女主人,母亲难道还不如阮女吗?

这种想法让藤原得悟觉得耻辱。

外国女人可以做的事,本国贵女却不能做,这是什么道理?

倭人是低汉人一等,可藤原氏的女人不该低平民汉女一等。

使臣们无论心中怎么想的,起码他们已经习惯和女人们坐在一起议事了,因为知道阮地的官吏中有很多女人,于是也不认为这是一种怠慢,毕竟此时接待他们的是阮地对外办公室的主任,在外国人中非常有名的管主任。

几乎所有阮地对外的政令都要过她的手和眼,倭国如今也是很仰仗阮地的货物。

白银在买不到东西的时候和石头有什么两样?

而现在有足够的货物,能吞吐这么多白银的,也只有阮地。

使臣们也举起饮子去敬管四娘,其中也有人用生硬的阮地官话去恭维她,只是实在太生硬,管四没听懂,只得微笑着点头示意。

“阮姐这些日子有些忙碌。”管四娘坐下后才继续,“并未怠慢诸位,只是各地民生皆系与阮姐一身,诸位这些日子只管多出去走走,看看我们的风土人情,等阮姐召唤就是。”

藤原得悟这才:“我们绝非不通情理之人,绝不敢让阮姐放下正事。”

管四娘笑了笑,倒知道藤原得悟的身份,很和善地问:“不知令尊如今身体如何?”

“得蒙贵国照顾,家父身体日益好转。”

“这就好。”管四娘,“我们这边的医院是要好一些的,令慈令尊若有什么毛病,也大可以过来看看,两国交往便也如人一般,时常互通有无,关系才能长久。”

藤原得悟微微低头:“是。”

虽他是藤原家的长子,可比起管四娘这个已然大权在握的官吏,他也只是一个平民。

就是他们这批人回不去倭国了,藤原家会和阮地翻脸吗?绝不会,否则就要守着银山饿死。

客气话过了,使臣们便开始埋头吃饭——初来乍到,又知道食不言饭不语,此时也就只能埋头苦吃,毕竟是接待外客,酒楼又是青州最大的酒楼之一,做出来的饭菜不仅味好,还十分体面。

刚开始使臣们还食不知味,吃得多了一点,便立刻忘了自己的处境。

倭国人大多胃浅,平日里吃得少,油盐摄入也不多,因此这一桌味重的菜很少,以清炒清炖为主,即便如此,也吃得他们胃口大开。

平日里喜爱的渍物,此时也不愿意动筷子了,腌制的菜摆在那,只有肉吃多了才愿意夹一筷子送饭。

藤原得悟是常吃汉人餐食的,在家里也一样,雇佣了在汉商那里做过饭的倭国厨娘。

因藤原家不缺钱,可以从阮商那里买到各种香料和调味品,还有铁锅和油,不像以前,有钱也买不到多少,所以藤原得悟吃得还算克制。

同僚就不同了,本来汉话就不好,也不知道该什么,尤其领头的还不是自己,那就尽量吃吧,能吃多少吃多少。

管四娘则只是随意夹了几筷子,她这几日太忙,忙到没了胃口。

这会儿也是看使臣们吃得香甜,才激起了几分食欲。

倭国人其实是不太贪吃的,这是他们自幼收到的教育,从就要学会克制,尤其是克制食欲。

倭国物资匮乏,不克制,那处处都是麻烦,日子久了,这种教育就成了本能,贪吃是大错,足够父母哭喊地,认为自己生了个混世魔王。

即便是藤原得悟,对食物的欲望也不大,一碗汤一碗饭就是不错的一餐。

可倭人也是人,口腹之欲再怎么克制也不会消失,不少倭人跟着阮商到阮地里,想着挣大钱的是少数,想吃饱肚子,吃肉吃到撑的才是多数。

“明日先叫你们好好休息一,若要上街最好别走太远,迷路了只要去找吏目就校”管四娘叮嘱藤原得悟。

藤原得悟正要话,就听管四娘话中有话地:“你们带来的货物和白银……”

她笑道:“想来应该能叫你们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