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路家的粥棚也撤了,她家不至于缺粮,可那些王孙贵族都没有继续施粥,他们一家人实在不宜出风头。

京中也就只有福元公主的粥棚还每日早晚施粥,虽然粥水清淡,但也算一口吃的。

萧凛最近忙着巡街,连赐婚后的过度都没有,便投入巡城救灾之郑

越是灾横行,民间越混乱。

城中盗窃抢劫、杀人越货之事成倍增长,愈演愈凶,金吾卫和禁军都忙得脚不沾地。

另外,京郊大营的士兵已经进城帮灾民修缮房屋了,但是人手和材料有限,简陋搭好的房屋只能算是勉强避风。

雪后第十五日,京郊附近的道路终于铲通,然而带来的不是粮食,而是坏消息。

京城外看不见的地方,受灾更为严重,娄嘉敏一边命人继续施粥,一边推算书中的时间。

雪灾虽有,但是好像没有这么严重。

因为觉得有疏漏,愈发心慌。

程修远年底归京,娄嘉敏和他见了一面。

出去这趟,他显然长了不少见识,“我总觉得最近的马市不太对劲。”

娄嘉敏问他:“怎么?”

“马市刚开时,一只成年绵羊卖三百文,现在却要涨到五百文,还有那些胡商的态度也不对劲,强硬许多。”程修远细细的把自己觉得奇怪的事情了。

“那边的管事还靠得住吧,货物积压不多的话,让他年底先离开马剩”娄嘉敏的预计,马市至少能开两年,不会这么早发生冲突。

但是最近她又感觉到久违的心慌,以前每次心慌都是因为“男主”那边做了坏事。

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书中的剧情是否会变化。

“放心,留在马市那边的人都机灵着呢,不光是咱们大周雪灾严重,齐国和胡人那边的雪更大。”

程修远原是从北边往回赶的,中途遇到大雪才耽搁了许久。

“胡人要着急了。”

雪灾后,牛羊冻死,又是百草不生的寒冬,肯定会狗急跳墙。

程修远:“我们在那边囤积的货物不多,但是别的商队就不一定了,现在提醒的话,那些人未必愿意撤,还会以为我们是故意的。”

娄嘉敏:“不管怎样,提醒他们一声,放在家里烂了,也比便宜胡人好。”

胡人在大周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把大周当作他们的仓库,随意拿取。

胡人不灭,国之不安。

一直忙于救灾,不知不觉时间来到腊月二十一。

到了年底,本来应该是喜气洋洋,走亲访友的时节,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家家户户紧闭大门,也不敢过分张扬。

一直到了今日,才三三两两的挂起红灯笼来。

而且还得每日出门查看情况,若是有不对劲的,立刻摘了。

娄嘉敏今日回宫向太后请安,刚在慈安宫坐了片刻,便见嬷嬷脸色不佳的走了进来。

“太后,北边出事了。”

“胡人撕毁和约,和齐国联手进犯我国边境,如今北境和西北两处损失惨重,陛下已经召集文武百官进宫商量对策。”

娄嘉敏手里的橘子滚落在地。

这明明是两年后发生的事情,竟然提前了!

这场大雪作为催化剂,将剧情往不可估测的方向一路推去。

……

太后这边得到的消息较少,远不知边境情况危急。

明宣殿内,永和帝看着边关发来的几道急奏,面色阴沉。

“凤阳王贺兰筝择日离京,务必要稳住东北局势。”

贺兰筝上前,“臣领旨。”

永和帝:“西北加急军报中提到,定国公世子遭受偷袭受伤,利刃藏毒,昏迷不醒,当务之急需要点一位主帅前往西北稳住局势,不知诸位有何人选。”

众人左右环顾,然后看向定国公。

按理应该由定国公前往西北主持大局,才能稳住定国军,但是定国公远离沙场多年,不知能否应对来势汹汹的齐军。

定国公当仁不让的站出来,“臣愿意挂帅,前往西北对抗齐军。”

永和帝知道局势如此,但他心中也有同样的忧虑。

定国公年轻时,身上多处受伤,一到冬日便伤痛复发,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位兄长般的人物再上战场厮杀。

“陛下,西北和北境同时受敌军所扰,定是两者暗中勾结,胡人撕毁合约,言而无信,此刻应当一举将其歼灭,永诀后患。臣前往西北,会拖住齐军,为北境武安侯减轻压力。”

“待到胡人尽歼,再两军合一共抗齐军。”

定国公心中担忧儿子,但头脑保持着清醒冷静,分析局势一针见血。

独孤将军亦道,“陛下,臣愿意随定国公一同前往西北。”

谢慈等人纷纷请战。

萧凛原本在想事情,察觉到永和帝的目光后,也上前一步,半跪于地,“胡人撕毁合约,抢掠马市,请陛下允我前往北境,抗击胡人。”

永和帝等的便是萧凛表态,朝中这些年轻将领,只有萧凛有大战取胜的经验。

其他人虽然也能一同出军,但是为帅他还是不放心。

定下领军人选后,永和帝询问户部、兵部,“粮草淄重可能备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便是再能征善战的将军,没有粮草也无法行军。

户部尚书一脸为难的上前哭穷,“陛下,大周的粮食本来就紧张,这一场大雪下来,更是雪上加霜,要筹齐粮草,怎么也得月余时间。”

“最迟十,朕要在大军开拔前,看见你准备好的粮草。”

永和帝是命令,不容商量。

“臣遵旨。”户部尚书愁眉苦脸的走出大殿。

十时间,他再怎么也无法筹集足够的粮食啊。

王珩看着失魂落魄的户部尚书,出声让其留步,“吴大人留步。”

吴兴看着年轻有为的王大人,心里艳羡,人家怎么就那么会做官呢。

“吴大人可是为粮草一事烦心?”

“王大人有此一问,可是有应对之法?还望不吝指教。”

吴兴虽然年长许多,但自认不如王珩会做事,只能虚心请教。

王珩:“不知吴大人是否有时间去我那里坐坐。”

吴兴求之不得,顺势和对方去了吏部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