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第一次在AR环境中成功用手势拆解了榫卯结构时,她激动得差点叫出声来。但是她很快意识到,这个的成果仅仅是个开始,距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毕业设计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蓝儿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专注于眼前的虚拟模型。她的舍友萱和敏也在各自忙碌着,宿舍里只有敲击键盘的声音和偶尔翻动书本的沙沙声。
“蓝儿,你这个想法真的很新颖呢。”萱抬起头,看向蓝儿的方向,“不过,要把榫卯结构这么复杂的东西完整地用AR呈现出来,还要加入更多的交互元素,难度可不。”
蓝儿点点头,眼睛没有离开屏幕,“我知道,但是我觉得这才更有意义。榫卯是我们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如果能通过现代科技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它的精妙之处,那多好。”
敏也加入了讨论,“是啊,蓝儿。你今在课堂上听教授讲的那个案例了吗?就是把古代书法艺术用VR展示的那个,感觉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些他们的交互设计。”
蓝儿眼睛一亮,“对哦,我怎么没想到。我得再好好研究一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蓝儿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这个毕业设计上。她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榫卯结构的书籍,从《营造法式》到现代的建筑研究报告,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个榫卯类型的特点和组合方式。同时,她还在网上搜索各种AR技术的开源代码和案例,不断地学习和尝试新的功能。
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蓝儿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有时候,榫卯结构的虚拟模型在AR环境中会出现显示错误,有时候手势识别不够精准,导致操作失误。每一次遇到问题,蓝儿都会感到沮丧,但她从不放弃。
一晚上,蓝儿又一次在代码调试中遇到了瓶颈。她看着满屏幕的报错信息,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萱和敏看到她疲惫的样子,走了过来。
“蓝儿,别太着急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萱安慰道。
蓝儿无奈地摇摇头,“可是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功能都没法实现。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死胡同。”
敏想了想,:“要不我们明去请教一下计算机系的学长吧,他们在编程方面经验比较丰富,不定能给你一些建议。”
蓝儿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第二就和敏去找了计算机系的学长。学长仔细地看了蓝儿的代码和她遇到的问题,给出了一些修改建议。蓝儿按照学长的方法进行调整后,果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蓝儿的毕业设计逐渐成型。她不仅成功地在AR环境中完整地展示了多种榫卯结构的拆解和组合,还加入了有趣的游戏元素。用户可以通过挑战不同难度的榫卯拼接游戏,来深入了解榫卯结构的原理。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最后的测试阶段,蓝儿发现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有些慢,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榫卯结构时,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这对于用户体验来是非常糟糕的。
蓝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优化。她对代码进行了反复的精简和优化,调整了算法,还尝试更换了一些资源占用较大的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地测试、调整,再测试、再调整。
终于,到了毕业设计答辩的那一。蓝儿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站在讲台上,向评委老师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当她演示完整个AR榫卯结构体验系统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评委老师们对蓝儿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她成功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并且在技术实现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
蓝儿看着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心中充满了成就福这个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她大学生活的一个句号,更是她走向未来的一个新起点。她知道,在这个科技与文化不断交融的时代,她还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去创新,将更多的传统文化宝藏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展现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