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历史 >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 第161章 巴城花魁天下一绝!(上章已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1章 巴城花魁天下一绝!(上章已改)

加州因其迷饶沙滩与和煦的阳光,素影黄金海岸”的美誉。

朱逢春与瀛洲航班近乎同时抵达,顺利接收了 5 名新助手以及那辆“赛博坦”新车。

这五人之中有两位女性,是基地专门为宝安排的护卫,其中一个叫李男,另一位叫田丹。

在这段时间里,将由她们陪伴宝在加州游玩。

另外的三个男特工,估计大家也都很熟悉。

分别是大帅比李然,男子汉吴志国,还有一笑就让人出戏的沈西林......

宝见到他们,欢喜至极,百般撒娇让朱逢春帮忙拍照。

他们几位估计也没见过这种阵势,尴尬过后倒也极为配合。

乐呵呵地陪着她疯玩了半,任由宝为他们摆弄各种 pose。

临近中午,老李急匆匆地从达州赶来。

“诶呦指挥官你可算来了!”

“你不去忙工作,跑我这里做什么?”这货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朱逢春不禁心生好奇。

“可不就是为了工作?前些日我发给老赵迁移百姓的申请,到现在还没个回信!

你他是不是白眼狼,离开部队才几,就把同生共死的老兄弟给忘了!”

老孔得没错,这老李就是属狗脸的,喜怒无常。

刚才还笑呵呵的,转眼间就瞪起了眼。

还是得有人好好管束着他。

朱逢春笑道:“老李,你也收到内阁发出的施政纲领了吧?

我现在啊就是太上皇,除非全国备战,否则日常政务都是由赵总理和内阁成员负责。

移民的事就不要提了,跟我也没用。”

“嘿嘿,指挥官,我既然来了,就肯定你能做的了主!”

老李再次换上一副笑脸:“您看呐,瀛洲那边还有四十万移民配额对吧?

听旧港那边最近也收拢了三十万南洋汉人。

咱也不多要,这两处各分出一半来,我保证今年就巴拿马拿下!”

“呵!”朱逢春还以为他能拿出什么了不得的高见,““老李,不是我你。

若是有三十万人口,再加上近现代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就算派头猪过去,也能将巴拿马拿下......

远的不,就郑芝龙那半吊子水平,只要我应允给郑家在南美划块地,他就敢凭借两艘铁甲舰远征墨西哥!”

“首长,您不能拿我跟他比啊,他会关心领地粮食能否自给吗?他会关心领地的基础建设吗?

若不是为了能在这儿安心发展,我早就派兵把洋人赶跑了!

关键是咱们就算把他们赶走,也没人过去经营啊,到时候还不是又被那些殖民者抢去?”

“来去,还是人口......但我着实帮不了你。

瀛洲政务如今由焦怀初负责,那些人口是他用海量的设备和资源与内阁换来的。

旧港现在由施良杰、谭占泰负责,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汉族伊教徒。

倘若你能忍受他们每日做礼拜,那我没有意见。”

“......”李云龙听完,犹如霜打的茄子。

他当下所需的是能够听懂命令、埋头苦干的壮劳力,伊教徒还是算了吧!

那些人每五次礼拜,甚至正干着活他们就放下手中工作跑去礼拜,这如何能忍?

实际上不单是他这里缺人,当下无论是瀛洲、南洋、所罗门还是非洲好望角,都在与国内联络,期望内阁能够支持移民。

最起码也要在关键地段派驻些人手先占下来,李云龙先前提出每月迁徙30万计划。

赵刚都没上会讨论就当场驳回,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樱

在他和其他内阁成员看来,北美殷人有将近800万人口,拥有巨大潜力。

有东岸欧洲人做负面榜样,李云龙只要用心同化,五年就能收服一半。

而国内北方人口经过大量迁徙稀释,虽然不虞再有灾情,可比例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点。

都快赶上东晋十六国时期了!

大明本土人口总量已经降到7000万以下,你们还当百姓是大白菜?可以随便一车车往外运?

国内的经济建设难道不需要人口?

南方愿意出去闯荡的,都主动乘船或搭乘飞艇去了海外。

留下来的百姓分到田产,又哪里肯漂洋过海去谋求生计?

到底此时的人还未有后世那般众多的欲望。

往昔生产力相对低下,生活条件简陋,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渴望的是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现今的大明虽仍灾不断,可基本的温饱得以保障。

他们为国家劳作还能获取丰厚工钱,不仅能扯新布做新衣,饭桌上也时常能见到荤腥。

少了贪官恶霸的欺凌刁难,当下的日子堪比话本里的世外桃源!

为何非要跑到国外去挣大钱?

大明如今所能做的,便是出资在各地兴建妇幼医院,内阁还拨付专项基金奖励家庭生育。

孩子在医院接生,一切费用全免。

长到七岁入学,官府一次性补贴 1000 元,这可是笔巨款,足够保障孩子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吃穿用度。

那些因陋习胆敢溺婴者,以杀人罪论处,举报后只要被证实,还有高额奖赏。

当下广播和报纸都在大力倡导生男生女都一样,不论男孩女孩,皆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并且国内虽未明确要求百姓施行一夫一妻制,但官员考核规定只能娶一位汉女为妻。

言下之意便是除了国内女人只许娶一个,外面的白人女奴和南方(包括安南在内的中南半岛)女奴皆不在此范畴。

以此自上而下改变人们的婚姻陋习。

毕竟现在1比1都配不齐,哪有多余人口供有钱人挥霍。

自从不准蓄奴的规定出台,英国人与荷兰人开始往巴城大量运送欧洲和中亚女奴。

对此,谢维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在南洋和瀛洲还有许多光棍,能在大灾大难中存活下来的都是壮劳力,柔弱的女性在饥荒中很难支撑下来。

英国人联络大明海商,身材长相差的卖过去当仆妇,价钱也不高。

稍有姿色的都会集中起来培训,有老先生教他们汉话写汉字,有赋的还能学习音乐和绘画。

如今巴城金发花魁可是下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