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出那种话的青龙,你悠悠一叹,龙血脉道印启动。】
【那纯种且高贵的龙威瞬间将青龙压下大地,它像是出水的泥鳅,惊恐的在地面上扭来扭去:“不,不可能,你的身上怎么会有龙族的威压,你是我的族人伪装的!?”】
【“我和所有种族都是族人。”你淡淡道。】
【“还有,你姐姐现在还好吗?我记得它挺润的。”】
【“艹!是你!”】
【“嗯,你姐姐当年也经常这么对我,把“你”换成“我”的话。”】
“艹饲我是吧?”
【正常圣体越到后面,提升就越困难。】
【血脉圣体也一样。】
【因为“重叠性”。】
【一个黑龙血脉,乘区20倍,一个白龙血脉,乘区18倍。】
【但是同时具备这两种血脉道印,却无法具备38倍的乘区,因为两者都是真龙一族,很多血脉结构相似,在重叠下只有25倍。】
【修炼正常体系的,一般在三十多重就具备300倍的上限乘区。】
【但是修炼血脉体系的,若是一直在相似性较高的舒适区物种中重修,可能六十重了也只有100倍乘区。】
【你一开始还在按着“神人”张凡的路去走,但很快他的修炼速度就跟不上你了,于是只好自己找方法。】
【通过重叠后的破千悟性,专门去找那些差异较大的血脉物种,进行血脉补全。】
【为此,你连史莱姆都当过了一回。】
【4300年,接近800年的血脉体系重修,18种血脉体系的道印凝就,你的二阶段乘区终于达到了353倍!】
【今,是你第19个血脉道印的凝聚之日。】
【也是你的圣体圆满之日!】
【“朱吻!”】
【地色变,巨兽当空。】
【一只赤色的,似豕似龙的巨物翻身,长鸣。】
【血脉王冠(道印)在这一刻凝就!】
【就和之前的龙,虎,鹏一样,在道印凝聚后,朱吻也可以随着你心念一动,融入那具机甲郑】
【一具复合了19种血脉,加上七只御兽的复合巨型机甲——云始尊:万王之王形态!】
【龙血脉带来的龙角,帝虎血脉附加的皮膜,胶之虫(史莱姆)血脉带来的柔软变形机体,金翅大鹏血脉带来的灿金色双翅……】
【876米的高度,943亿吨的自然体重。】
【你感到,云始尊……圆满了!】
【360倍数值的圣体乘区,它达到了极限,达到了无数多元宇宙之中,万化道主所治定的上限!】
【你缓缓清点自己现在的力量。】
【相比于3500年,刚凝聚御兽道印没几年时,你的修为及各项实力变化为:】
【28重→47重】
【预知时长28→47时,降临积累上限为15→18次。】
【本质赏罚最多输出123→205%,给予个体增减10每年真实本质+14】
【外置本质:54.66倍,内置本质:590倍,综合本质:→倍。】
【常态2e11→1.4e12棘,二阶段2.1e13→5.1e14棘,最强状态6.8e17→1.3e20棘。】
“常态比八百年前阻止施景澄成仙时强了七倍,机甲模式强了二十多倍,最强状态则是向上面跳了近两百倍。”
【你现在可以在宇宙膜层中跑出秒数千米的高速!】
【一秒钟,就远远的超过八百年前自己拼死拼活两个时!】
【“现在距离最弱的真仙只差六个0了,只差一百万倍了……”】
【“可惜,血脉圣体已经达到上限,彻底圆满,没有提升的空间了。”】
【“并且越往后降临次数越难加,我选的十九个体系平均道印质量都快达到5点了,但全部修炼完却只加了三次降临……”】
【你清点完毕,正要去与人困觉时,突然发现……好像漏了一点的细节变化。】
【仔细感应一番,是“未来”和“本质”两种能力,大概是因为你的血脉圣体圆满,它们都进行了一次更新,添加了新的功能!】
【“可恶的策划,要不是我细心观察的话,差点就看漏了,差评!”】
【你仔细观察“未来”能力的更新。】
【多了一个技能——时间跳跃。】
【是目前“未来系能力”中使用间隔最长的一个技能,高达一年。】
【最多只能积累一次使用机会,并且用完之后过一年才可以再获得一次机会。】
【效果就是:让自己跳跃到未来。】
【简单来,就是使自己在这一刻消失,完全的不存在,再出现时已经位于未来的一段时空郑】
【相当于的穿越一次。】
【穿越的时长和你预知的时长有关。】
【接下来就是“本质”能力的更新。】
【多了一个“细化”的效果,从永远恒定的1%的倍数更细分。】
【比如你现在本质赏罚最多输出的是205.485……%,给予个体增减12.177……%;每年真实本质+21.619……%。】
【相比以前的提升更大。】
【因为原本百分号前面就是整数,数可能存在,但不会应用上!】
【比如每年真实本质+21.619%这个,在本质能力细化之前,它就是一年增加21%真实本质,一万年增加2100倍本质!】
【细化之后,就会带上数点后面的数据,比起以往的效果无疑是更多了一点,锦上添花的同时还方便你查看具体进度。】
【“不错,除了时间跳跃用途不是很大之外,这个本质细化倒是不错。”】
【你点头,略感满意。】
【毕竟你有了一个“归真”,可以将未来所有饶状态归回现在,甚至还能加上一个你。】
【甚至更好用,因为归真还可以随意的圈选范围,用起来更灵活!】
【“给我整出来一个归真的下位替代了,而且cd还更长,啧啧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