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玄幻 > 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 > 第266章 东平归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沣京的捷报尚未焐热九峰山大捷的余温,南唐“血煞魔兵”的阴影依旧如毒瘴般在南方战区弥漫,战争的巨轮在压抑中缓缓加速。

然而,一则石破惊的消息,如同撕裂阴云的惊雷,瞬间震动了整个大楚朝野,其冲击力甚至盖过了南线的阴霾:

“岳云率朱明治下江东182城、近2000万人口,连同其麾下五十万百战精锐——岳家军,举旗归楚!”

消息传开,沣京沸腾。自岳飞被朱明太子朱允熥构陷囚禁,岳云破釜沉舟,率领背嵬军这把下闻名的锋锐利刃,硬生生在大楚视为堑的铁鞍山防线上撕开一道血淋淋的口子时,南楚庙堂的有识之士们,如参事卓毕蝌,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契机。

这支战力惊世骇俗的军队,其灵魂系于岳飞一身,却仿佛无根浮萍,缺乏明确的政治蓝图与长远根基,仅凭岳飞个饶盖世武勇与如山威望凝聚。

卓毕蝌在枢密院议政时,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岳家军,非朱明死忠,实乃可争取之巨擘!”

曹彬率铁鞍山残部退守芜湖,防线甫一稳住,大楚这台精密的战争机器便已悄然运转。

以内阁议长虞子期为团长,卓毕蝌为副手的最高规格外交使团,在战场硝烟尚未散尽、双方刚刚脱离接触的微妙时刻,便已秘密穿越防线,踏入了岳家军大营。

谈判桌上,是虞子期老辣的政治手腕与卓毕蝌缜密的分析推演,对阵的是岳家军核心将领们因岳飞深陷囹圄而弥漫的悲愤、迷茫与对未来的忧虑。

朱允熥在应府(朱明都城)的所作所为,步步紧逼,风波亭的阴风似乎已然在岳飞的囚笼外呼啸。当岳家军得知朱明朝廷已密谋重演那场千古冤狱的最后一步时,最后的犹豫被彻底击碎。

“为保父亲性命,为存岳家军忠义血脉,为麾下五十万将士及身后千万黎民寻一安身立命之所……”岳云,这位年轻的统帅,在众将殷切而沉重的目光中,做出了那个足以改变下格局的决定——举城归降大楚!

消息传回大楚,彭京皇帝项桓御笔一挥,昭告下:册封岳飞为“大楚东平王”!爵位世袭罔替,虽后代袭爵需降等,然“王”号永存!这是大楚开国以来,首位异姓王,其尊荣显赫,无以复加。岳云,则以王世子身份,代父受封。

受封大典在彭京皇城隆重举校金碧辉煌的殿宇内,岳云身着世子蟒袍,神色肃穆,眼中却无半分得色,唯有深沉的愧疚与坚毅。

他接过象征王爵的金印玉册,转身面对满朝文武,声音洪亮而清晰:

“云,代父受此恩,然铁鞍山下,大楚忠魂未远,英灵尚在!此封赏之财货,云分文不取,尽数抚恤战殁于铁鞍山之大楚将士遗属!此乃岳家军赎罪之始!” 此言一出,满殿动容。那份沉重的歉意,化作了最实际的行动,瞬间消弭了朝堂上最后一丝因血战而产生的芥蒂。

未等封赏的喧嚣落定,岳云再次请命,声音铿锵如铁:“西线告急,国事维艰!云请率背嵬精兵五万,岳家劲旅十五万,驰援西境,以解大楚西陲之困,亦为东平王府立下归楚首功!”

枢密院内,灯火彻夜长明。项庄、秦真、虞子期、陈庆之、卓毕蝌以及一众枢密重臣,面对着巨大的沙盘舆图。

岳云的请战,既是赤诚,亦是投名状。利弊反复权衡:岳家军初附,其心难测?西线战局糜烂,急需强援!背嵬军三阶军魂之力,下罕有,或可扭转乾坤!

最终,枢密院令签重重落下:“准!” 由岳云亲率五万三阶背嵬军、十五万二阶岳家军主力,即刻整备,开赴西线战场。同时,另一项更庞大、更复杂的任务也随之颁布:

擢升曹彬为“镇东将军”,全权负责整编余下的三十万岳家军(含一阶辅兵与二阶战兵)!

靖江行营的旗帜,在江东上空猎猎升起!

曹彬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台下黑压压、队列虽初显散乱却难掩剽悍之气的岳家军降卒。压力如山。这不仅是三十万条性命,更是三十万颗刚刚归附、心思各异的心,以及未来东线战局的关键力量。

他手中握着枢密院明确的整编方案,亦是新战略的骨架:

1. 强化青龙利爪:从中划拨三万二阶精锐、两万一阶辅兵,火速补充进林冲的青龙军团。这支在太湖血战中损失惨重、建制几乎被打残的劲旅,瞬间满血复活,重新拥有了“二十大军”的完整骨架!林冲抚摸着新配发的制式战刀,看着麾下迅速充实起来的队列,眼中燃起复仇与进取的火焰。青龙军团旋即受命南下,目标直指宣城,如一把复仇利剑,开始强势挤压东吴名将孙膑所部左翼大军的生存空间。

2. 铸就龙襄铁壁: 再拆分两万二阶精锐、两万一阶辅兵,并入秦琼的龙襄军团。同时,将破虏将军卓青龙麾下久经沙场的六万青蛟军团(原属太湖战区序列)整体划归龙襄军团统辖!二十万满编的龙襄军团,瞬间成为东线最庞大、最具威慑力的钢铁洪流。秦琼一声令下,龙襄军团战旗西指,开始以泰山压顶之势,攻略东吴孙膑部的右翼防线。

3. 淬炼驷锋芒: 余下的二十余万岳家军降卒(扣除划拨部分后),连同曹彬本部芜湖残存的少量嫡系,成为曹彬直属的力量。他没有沿用旧名,而是在靖江行营的框架下,以雷霆手段,打散原有建制,按照大楚军制进行彻底的混编重组!他亲自为这支新生力量命名——驷军团!取“威所至,驷马难追”之意,更暗喻其核心将继承岳家军骑兵的骁勇(驷,四马战车,代指强大骑兵),并融入大楚中央禁军的威严()。整编过程严苛而高效,恩威并施,曹彬以其沉稳老练的统帅之风,迅速在乱麻中梳理出秩序。

4. 补全血蛟獠牙:曹彬没有忘记自己的族侄,勇冠三军的游击将军曹变蛟。从驷军团中,他毫不犹豫地抽调最精锐的骑手与战马,为曹变蛟补齐了麾下那支以悍勇冲阵闻名的六万“血蛟骑兵团”。这支生力军被部署在东南方向,如同一柄淬毒的匕首,与林冲、秦琼形成犄角,从东路虎视眈眈,进一步压缩东吴的纵深。

三路大军,总计六十六万倾虎贲!如同三只巨大的铁钳,以不可阻挡之势,从西(龙襄)、中(青龙)、东(血蛟\/驷一部)三个方向,狠狠钳向东吴孙膑所部!

太湖之滨,东吴军大营。

孙膑坐于轮椅之上,面前巨大的沙盘上,代表楚军的赤色旗如同燎原之火,瞬间淹没了原本犬牙交错的战线,将象征东吴的蓝色区域挤压到了太湖以东的狭地带。他手中那份标注着最新楚军动向的谍报,变得异常沉重。

“岳家军……降了……”孙膑的声音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水分,干涩沙哑得让人不忍卒听。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原本明亮如星的眼眸此刻也布满了血丝,那是长时间的焦虑和失眠所留下的痕迹。

他的手指紧紧地握住轮椅扶手,由于太过用力,指节都微微发白。这个以智谋着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智者,此刻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击得有些失魂落魄。

“曹彬……靖江行营……驷军团……征东将军林冲满编……卫将军秦琼二十万……奋武将军曹变蛟满血……”孙膑喃喃地念叨着这些名字和数字,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他的心上。“好,好一个大楚!好一个项庄!好一个虞子期!好一个西楚霸业!”他突然提高了声音,怒吼道,“好一个釜底抽薪!好一个鲸吞之势!”

随着他的怒吼,案几上的茶杯猛地跳了起来,仿佛也感受到了他的愤怒和不甘。那原本平静的茶水,此刻也在茶杯中剧烈地晃动着,溅出了几滴,洒落在案几上。

孙膑苦心经营的太湖防线,本是他的得意之作。他巧妙地利用了水网的优势,试图以此来迟滞楚军的进攻,为己方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战略纵深。然而,在对方绝对兵力的碾压式推进面前,这道防线却显得如触薄可笑,不堪一击。

一夜之间,东吴的态势从僵持对峙,急转直下为“灭顶之灾”!楚军不仅夺回了原太湖军区的大片战略要地,兵锋更是直指东吴腹心。

“传令!”孙膑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冷静,“全军,放弃所有太湖以西据点,焚毁带不走的粮秣军械,依托太湖以东水网,构筑最后防线!收缩!再收缩!向王上急报……东吴……危矣!” 他望着沙盘上那片刺目的赤潮,喃喃道,“六十六万……三面合围……这已非兵法可解,此乃……四面楚歌!”

东线的惊巨变,产生的连锁反应如同海啸般席卷整个大楚战略布局。

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原本被东吴牵制得动弹不得的东线百万楚军主力!随着岳家军降卒的整编填充和林冲、秦琼、曹变蛟军团的满编出击,陈庆之这位坐镇东线的大都督,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他麾下那五十万久经战阵的一、二阶精锐老兵,终于可以从这血肉磨盘般的东线泥潭中抽身而出!

“班师!回沣京!”陈庆之的命令简洁有力。五十万大军,带着东线鏖战的硝烟与疲惫,却也带着解脱的振奋,浩浩荡荡开拔,踏上了返回帝国心脏——沣京的归途。

空荡了将近半年的沣京大营,再次被震的号角与铿锵的甲胄碰撞声填满。尘土飞扬中,一座座营盘迅速立起,久违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大营主将——振威将军周仓,这位以练兵严苛着称的老将,看着眼前这黑压压、士气虽疲却底蕴犹存的五十万大军,咧开大嘴,露出了几个月来最畅快的笑容。

“兔崽子们!歇够了没有?给老子爬起来!”周仓的咆哮响彻校场,“南边那群玩血的魔崽子还没收拾利索,西边也等着咱们去救命!想躺着领饷?门儿都没有!从明起,都给老子往死里练!把东线丢下的本事,都给老子捡回来!沣京大营的旗,不能倒!”

就在周仓摩拳擦掌,准备将这五十万大军重新淬炼成帝国最锋利的备用长剑时,枢密院的命令再次抵达。

南方战区!南唐的“血煞魔兵”始终是悬在大楚头顶最诡异、最令人不安的利剑。东线压力的骤然解除,让枢密院诸公看到了彻底解决南线威胁的绝佳时机!

“令!奋威将军蔡阳!”枢密使的声音透过令符清晰传出,“即日起,统沣京大营精锐十万,火速驰援南方战区,归虎贲军团节制!务必协同南方诸军,查明‘血煞’虚实,寻机破敌,一劳永逸,解决南唐之患!”

蔡阳,这位以勇猛刚烈闻名的悍将,猛地抱拳:“末将遵令!”他眼中燃烧着战意,南唐的邪魔伎俩,早已让他按捺不住。十万生力军,如同注入南方战区的一股新鲜血液,带着帝都的强大意志和东线大胜的余威,滚滚南下。

东平王旗在彭京飘扬,岳云领征西将军衔,带着背嵬军的锋芒奔向遥远的西陲烽烟;靖江行营的号角在江东回荡,曹彬麾下的驷军团正焕发新生;沣京大营的练兵吼声震动地,周仓在重塑帝国利刃;而蔡阳的十万铁骑,已扬起征尘,扑向南方的未知魔影……

大楚这台战争巨兽,在吞下岳家军这块巨大的“补石”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磅礴力量。它的利爪(青龙、龙襄、血蛟\/驷)撕咬着东吴的残躯;它的躯干(沣京大营)在积蓄更恐怖的力量;它的目光,已然投向了南方那片被血色笼罩的土地。

下棋局,因岳家军的归降,骤然翻覆。更大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利好的狂潮之下,悄然酝酿。

东吴的困兽之斗,南唐的血色谜团,西线的未知变数……大楚的“危局”,从未真正解除,它只是换了一种更宏大、更激烈的形式,轰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