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都市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244章 重新审视班底的建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4章 重新审视班底的建设

青峰县委会议室。

郑仪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的不是文件,而是一份干部履历表。

照片上的男人约莫四十出头,短发,方脸,鼻梁高挺,眼神锐利,带着一种基层干部特有的沉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

姓名:陈越。

现任职务:青峰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曾任:东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五年)。

学历:江东财经大学审计学硕士。

籍贯:青峰县青山镇。

履历干净、扎实。

从乡镇财政所科员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在东兴镇镇长任上,顶着压力清退了几个长期占用集体资产、群众反映强烈的“关系户”。

推动镇属集体企业改制,盘活了闲置多年的老农机厂,引入了一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让青山镇这个曾经的“后进镇”,在他离任时经济指标跃居全县中游。

调任县审计局局长后,更是雷厉风校

去年牵头对全县扶贫资金进行专项审计,硬是顶住各方压力,揪出了三个乡镇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的问题,追回资金近千万,几个涉事干部被严肃处理。

本地人,高学历,有魄力,懂经济,熟悉基层,更关键的是——有政治头脑。

知道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碰了之后如何善后,如何把阻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助力。

郑仪的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三年。

李长河带来的“风声”和那番推心置腹的警告,像一根无形的刺,深深扎进了郑仪的心里。

他争取了三年,但这三年,注定是风雨飘摇、暗流涌动的三年。

他必须在这三年里,为青峰打造一个真正能扛起“青峰模式”大旗、能在他离开后继续沿着这条路坚定走下去的成熟班底。

核心的贺铮、林姝、冷治、刘希,忠诚可靠,能力也够,但都太“郑仪化”了。

他们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利刃,锋芒毕露,攻坚克难无往不利,但独当一面、尤其是驾驭复杂局面、平衡各方利益的政治智慧,还需要更深的磨砺。

县政府那边,陈济民是个摆设,至于郭长河……郑仪的目光沉了沉。

这个常务副县长,能力是有的,甚至可以很强。

县政府日常运转、具体事务的推进,离不开他。在郑仪的高压和周阳倒台后,他选择了“合作”,也展现出了相当的执行力。

各乡村的药材保障、东市集的初期协调,他都出了力。

但郑仪太清楚郭长河是什么人了。

这就是一条盘踞在县政府多年的“地头蛇”,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的“合作”,是审时度势下的自保,是利益权衡后的选择。他骨子里信奉的是“权力即利益”,是“关系至上”。

他能在规则内把事情办得漂亮,也能在规则外为自己和依附者攫取利益。

现在自己坐镇县委,能压得住他,能把他圈在“规则”的笼子里,让他发挥“能吏”的作用。可一旦自己离开呢?

郑仪几乎可以预见:

一个失去了强力制约的郭长河,会迅速填补权力真空,利用他深耕多年的县政府班底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将“青峰模式”中那些需要持续投入、短期难见政绩的“笨功夫”边缘化,转而追求那些能快速出数字、出亮点的“短平快”项目。

甚至,为了利益,他可能重新与那些被压制的地方势力、资本力量媾和,让青峰好不容易清朗起来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再次蒙尘。

郭长河,是青峰未来最大的隐患,是“青峰模式”能否真正延续下去的关键变量。

必须有人能制衡他,甚至……在必要时取代他。

陈越的名字,就是在郑仪反复权衡、多方考察后,浮出水面的。

这个从东兴镇杀出来的审计局长,有基层治理的实战经验,有审计工作培养出的敏锐洞察力和对规则、对底线的坚守,更有敢于碰硬、不惧压力的魄力。

他是本地人,熟悉青峰的人情世故和盘根错节的关系,这既是优势,也是考验。

最重要的是,他展现出的政治头脑,知道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懂得借势发力,也懂得保护自己。

把他提上来,进县政府班子,担任副县长,分管……财政、审计?或者更重的担子?

让他成为悬在郭长河头顶的一把利剑?成为未来青峰县政府权力格局中,一个足以抗衡甚至压制郭长河的“新贵”?

郑仪的手指停在了陈越履历表“东兴镇镇长”那一栏。

风险同样巨大。

陈越有能力,有魄力,但同样有野心。

这种干部,用好了是栋梁,用不好,也可能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

他能否真正理解并认同“青峰模式”的核心价值?

能否在复杂的权力博弈中,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把青峰的长远发展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个人晋升的跳板?

“笃笃。”

敲门声响起,打断了郑仪的沉思。

“进。”

门被推开,高启明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迹

他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得体的笑容,但眼神深处,似乎比以往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郑书记,没打扰您吧?”

高启明的声音很自然。

“高秘书长,坐。”

郑仪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顺手将陈越的履历表合上,但并未收起。

高启明坐下,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桌上那份合起的文件,并未多问,将手中的文件夹递给郑仪。

“这是市里刚转来的,关于省里对‘青峰模式’后续深化推广的几点指导意见,还迎…一份省发改委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县申报的预通知。”

高启明顿了顿,补充道:

“徐省长很关注,批示要求我们青峰县‘认真研究,积极争取,打造样板’。”

郑仪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

省里的指导意见中规中矩,试点县申报则是一个新的、更大的机遇,但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更重的责任。

“这是好事。”

郑仪放下文件,看向高启明。

“高秘书长怎么看?”

高启明没有直接回答,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

“郑书记,试点县是个大舞台,也是块试金石。争,肯定要争,而且要全力以赴争到手!这关系到青峰未来几年能拿到多少政策、资金支持,关系到‘青峰模式’能不能在全省乃至全国层面打响。”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

“但争,靠什么?靠的是过硬的底子,靠的是可持续的模式,靠的是……一个能打硬仗、能扛重压、能接续奋斗的班子!”

高启明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穿透人心。

“我听……省里有些关于您个人去向的‘风声’了?”

他问得很直接,显然李长河的消息,他也收到了风声,甚至可能知道得更多。

郑仪没有否认,平静地点零头:

“李主任提过几句。”

“三年?”

高启明追问,眼神紧紧盯着郑仪。

“我向徐省长请求了三年时间。”

郑仪坦然道。

高启明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似乎在消化这个信息,也在权衡着什么。

“三年……长不长,短不短。”

他缓缓开口,目光再次扫过郑仪桌上那份合起的履历表,仿佛猜到了什么。

“郑书记,恕我直言。青峰现在,就像一艘刚刚驶出港湾、正朝着深海进发的大船。您是指挥官,是舵手,这艘船能走多远,能闯过多大的风浪,关键在您掌舵的这三年。”

他的语气变得异常郑重:

“但再好的船长,也需要大副,需要轮机长,需要一批能独当一面的骨干水手!尤其是……需要一位能在您离开后,依然能稳住航向、带领大家继续前行的继任者!”

高启明的话,直指核心!

甚至比郑仪自己想的更透彻、更紧迫。

“班底要建,接班人……更要选!”

高启明的声音斩钉截铁。

“而且要快!要稳!要准!”

“高秘书长认为,谁合适?”

郑仪不动声色地将问题抛了回去,想听听这位“旁观者”的意见。

高启明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似乎在斟酌词句。

“郑书记心中,想必已有人选。”

他放下茶杯,目光再次落到那份合起的履历表上,微微一笑。

“审计局的陈越同志,我接触过几次。思路清晰,作风硬朗,骨头也够硬。在扶贫资金审计那件事上,他顶住了不的压力,办得很漂亮。”

他顿了顿,话锋带着深意:

“更重要的是,他是本地人。根在青峰,对这片土地有感情,也深知其中的深浅。用好了,是把好刀,既能开疆拓土,也能……看家护院。”

“看家护院”四个字,意味深长。

显然,高启明也看到了郭长河这个隐患,并且认为陈越是制衡甚至取代他的合适人选。

郑仪的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笃、笃、笃……

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

高启明的话,印证了他的判断,也让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陈越,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

此人,必须现在就拔出来,放进县政府这个最关键的位置里!让他去直面郭长河,去熟悉县政府的运转,去建立自己的班底和威信!

三年时间,他要用这三年,亲自看着此人,要引导他与郭长河的“碰撞”,从最初的试探、摩擦,最终走向良性的制衡,甚至完成权力的平稳过渡!

风险?

当然樱

但比起郭长河未来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这个险,值得冒!

也必须冒!

郑仪停止了敲击。

“高秘书长得对,班底要建,接班人更要选,而且要快。”

他拿起桌上陈越的履历表,翻开,目光落在照片上那双锐利的眼睛上。

“陈越同志,是时候给他加加担子了。”

郑仪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提议,增补陈越同志为县政府党组成员,提名为副县长人选,分管……财政、审计、国有资产管理。同时,协助郭长河同志负责全县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

这个分工,极其讲究。

分管财政、审计、国资,这是县政府的核心命脉,也是监督和制约郭长河最有力的抓手!

让陈越协助郭长河负责经济工作,则是给他一个近距离观察、学习甚至参与核心经济决策的机会,为未来可能的全面接棒做准备。

高启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化为赞许的笑意。

“好!这个安排,有魄力,有深意!”

他抚掌道。

“财政审计国资在手,等于扼住了县政府的咽喉要道。协助经济工作,既是学习,也是……监督。陈越此人,算是插到最该插的位置上了!”

他站起身,语气带着一种协同作战的默契:

“市委督导组这边,我会全力支持。陈越同志的提名和分工方案,我会亲自向唐书记汇报,争取尽快上会研究。”

“有劳高秘书长。”

郑仪也站起身,伸出手。

两只手有力地握在一起。

窗外,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消失在地平线,暮色四合,县委大院的灯光次第亮起。

一场关于青峰未来权力格局的布局,就在这间灯光初亮的会议室里,悄然落子。

而县政府大楼里,正在批阅文件的常务副县长郭长河,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悸,仿佛被一条冰冷的毒蛇盯上,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窗外,只看到一片沉沉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