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N次元 > 逼我休妻,我自请出族! > 第347章 半日闲茶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用过午膳后,曹书瑜陪禾娘又聊了半个时辰的育儿经验,禾娘又是得益匪浅。

比如曹书瑜教禾娘吹竹哨给孩子把尿,这就是公子和女娘的差别,竹哨开始吹只能引起孩子的好奇。时间久了,你把着他的双腿吹竹哨,他就记住了是让他嘘嘘了。

曹书瑜还贴心的给禾娘带来了两个巧的竹哨。

再比如在孩子的前方摇动摇铃,孩子自会好奇的去寻找响声的所在地,等家伙找到了摇铃,持铃人再换一个地方摇。既锻炼了孩子的追视,又让孩子从就会思考,变得敏锐。

曹书瑜带孩子的方法有很多,让禾娘佩服不已,原来带孩子和带好孩子的区别这么大。

怪不得孟母三迁呢!

“妹妹也可以多读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别看孩子听不懂,你每读几句,讲讲里面的故事,孩子从就会听话多了!”曹书瑜微笑道。

她时候还在襁褓中,父亲抱着她读书给她听,从幼儿启蒙到四书五经。

等她五岁时,父亲的私塾里读书的学生比她年长的,都不能完整的背硕孟子》,而她却能流利的背诵,里面的典故她懂的也不少。

冯铭睿始终充当背景墙,心里激动不已。这就是书香门第世家和官家姐的区别啊!

冯铭睿的心里安定了,他的儿子有书瑜教导,就是不能成大器,也绝对不是草包。

黄昏时分,曹书瑜提出告辞时,禾娘再三道:“曹姐姐带修齐常来啊!有您在,过得有趣多了!”

曹书瑜微笑道:“二少奶奶就是不邀请我,我也会来的。”

禾娘笑道:“随时恭候姐姐前来!再我们是一家人,犯不着客套!”

禾娘站在府门口,目送着大伯哥骑马跟在曹书瑜的马车后出了桂花巷。

真好啊!她终于有了相处得来的妯娌!

***

府城这几可谓热闹无比,其一嘛,院试明日要开考了。

江陵府辖下十六个县具备参加院试资格的童生齐聚府城。本来就繁华的府城,有了各县赶考的学子以及送考陪考的家人,贡院边的客栈简直就是人满为患。

考生自是住在客栈里温习课业,陪考送考的人员则在府城的大街巷看稀奇热闹。

其二,要热闹嘛,当然是半日闲茶馆了。

半日闲茶馆位于城北主大街,占了三开间门面,门楣上一块黑底烫金字匾额——“半日媳,笔锋懒散,像一懒汉揣着手,倚栏看雪的神态。

半日闲茶馆里花几钱碎银,就能坐在茶室里品茗吃点心,听书先生府城里的奇闻异事。故事亦假亦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让个趣儿,回到家里后,就有了吹牛皮的资本,这可是在府城听到的趣闻!

这日半日闲茶馆里又是宾客如云,蓄着山羊须的书先生清了清嗓子一拍堂板,声音洪亮在茶馆的响起:“列为客官,今日老儿又给大家一段府城里的趣事。老儿先言明,既是趣事就是得个趣儿,可不要寻根究底,免得惹祸上身!”

茶馆里的交谈声立即停止了,茶馆门口也围上来了几个乞丐,都竖起耳朵听书先生书。

“今日的主角是我们府城的官家嫡出大姐,起这位大姐,花容月貌美如花,沉鱼落雁赛西子!

十年前这位大姐下嫁去云城一商户家……”

书先生把这位大姐先是一顿夸,最后话缝一转,十年后,大姐七出之条犯了四条,被商户相公赠与休书一封……

不过一日,半日闲茶馆里的书先生讲出来的趣事传遍了府城的大街巷。

虽然大姐出自官家,可如今被休回了府城,被休的妇人还能安然的生活在府城,在道貌岸然的教人士的眼中不亚于犯了条。

最后更有好事者按半日闲茶馆书先生透露的城西青梅巷,去逐家逐户打听可有被休的娘子住在那里……

青梅巷一律青瓦白墙,都是一人多高的院墙。巷子深处的一户人家,大门终日紧闭,只有几棵石榴树高出院墙,开出了几朵红花儿。

从巷口到巷尾,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挂影张宅”“王宅”,只有石榴树那家的门楣上空空如也。

这日辰时未到,门环便“当——当”重响两下,门房内传来粗声粗气的询问声:“谁啊?没事儿敲门做甚?”

门外传来幸灾乐祸的询问声:“这里可是弃妇张娘子的家?给口热的罢。”

门房先是惊愕,继而怒喝道:“这里没有张娘子、李娘子!晨起无炊,到别处去。再不走,休怪我放狗出来咬人了!”

果然“汪汪汪…汪汪!”的恶狗叫声由远处传到了大门里。

门外又响起一男声,带着不怀好意的涎笑道:“听茶馆先生张娘子生得一副好容貌,别气,咱只瞧一眼张娘子,一眼就饱!”

又一流里流气的男声响起:“张娘子既然被休了,也不用当甚贞洁烈女独守空房!楚某啊已有六名妾了,不介意张娘子嫁过人妇,可以纳进府里做七姨太太!……”

“呸!滚一边去!甚七姨太?爷爷我正好把这宅子买来送给张娘子,当做娇花养在青梅巷……”

巷子里越来越多的脚步声涌来,还有老妇人阴阳怪气的敲梆子声:“青梅巷,石榴裙,弃妇门前桃花新……”

大门里再无人回话,只有恶狗在“汪汪汪……”的狂吠!

很快有烂菜叶砸在朱漆大门上,伴随着“下毒的毒妇不配住在青梅巷”的呼喊声传来!

“身为官家大姐出身,行窃盗之事,真是让坊间妇孺开了眼!”

“闻张娘子幽闲,某猪肉铺胡二不嫌再蘸,愿以三牲六礼,迎做正室!”城西菜市场的胡屠夫拎十来斤的肥猪肉,咬文嚼字的大声喊道,他的右手还请私媒写了“求亲书”,字迹油黄,还按了个半掌大的猪油手印。

……

诸如此类,素日里默默无闻的青梅巷,这两日突然就在府城声名鹊起了!

不少闲汉二流子围着院墙吹口哨,唱淫词艳曲,也有妇人朝院内扔臭鸡蛋烂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