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去大门口接武大郎。】
【一边关门,一边责怪道:“你这晌才回来啊,菜都凉了。”】
【“我让叔叔胡乱吃些,垫垫底,他又不肯。”】
【“大郎,净手吧。”】
【武松看到操劳的哥哥,心疼不已。】
【武大郎看向武松:“兄弟如何不吃呢?何苦等我。”】
【潘金莲对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武松道:“叔叔,麻烦你帮奴家再把酒热来。”】
【武松站在原地,不动不语。】
【潘金莲看见武大郎捡地下的酒杯碎渣:“诶,你刚净了手,捡他做什么?别捡了。”】
【武大郎回过头对站在一旁的武松道:“兄弟,吃饭吧。啊,吃饭。”】
弹幕:
——“不问怎么碎了?”
——“武大心里只有炊饼。”
——“武松现在一定心塞。还以为嫂子是真心爱我哥呢,没想到也有闲心。大失所望。”
——“不多站会,武松消不了肿。”
——“武松整个世界塌了。”
——“长的帅也是一种烦恼。”
【武松上桌,潘金莲去厨房把菜热了端上。】
【“来,兄弟。”武大郎给武松挑着菜。】
【武大郎吃了两口菜,却见武松和金莲都不动筷,便问道:“娘子为何不吃?”】
【潘金莲道:“奴家昨夜着了些风寒,腹中不适。”】
【“刚才又喝了几杯热酒,不想吃了。”】
【武大郎宽慰道:“难得娘子日日伺候我们两个,多有苦劳。”】
【“大郎不必了。”潘金莲道,“尽管吃吧。”】
【武大又叫武松吃饭:“兄弟,吃啊。”】
——“大郎不是没过贴心的话,金莲根本没往心里去。”
——“武松在纠结该不该跟哥哥,了怕哥哥难过,不又怕哥哥吃亏。”
——“武松:哥哥,兄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武松凉了半响:“近日,衙门公事繁忙,没早没晚。”】
【“我想搬回衙门住些时日,有士兵侍候吃喝,就不劳嫂嫂了。”】
【“咳咳……”一听弟弟要走,武大郎伤心得咳了出来。】
【潘金莲连忙替武大郎抚背。】
【武大郎哭丧着脸:“兄弟,这是何苦啊?”】
【潘金莲也对武松道:“要是奴家伺候得不周,还请叔叔多多担待。”】
【“叔叔心怀宽阔之人,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跑得马,还有什么事容不得奴家?”】
【武松沉默道:“真是衙门公事要紧,身不由己。”】
【潘金莲委屈道:“还要奴家求叔叔吗?”】
【武大郎也劝道:“你嫂嫂这般留你,就不要走了。”】
【“我主意已定。”武松完,就去偏房收拾行李。】
——“武松处理的真男人,就应该这样。”
——“有原则、有情有义的男人。”
——“不拖泥带水,当断则断,这才是大男子。”
——“留下来嫂嫂会越陷越深。”
——“这场景确实尴尬,一方面觉得潘不行,一方面又怕挑明了,武大不信。”
——“武松也确实难,这事他没法和任何人。。唉。。。。。”
【潘金莲追到偏房门口,还想挽留。】
【武大郎过去道:“我家兄弟是官家的人,公事要紧,又没怨你,就由他去吧。”】
【潘金莲转身对武大郎责备道:“你自家的兄弟,想来便来想走便走。”】
【完话,潘金莲生气地上楼去了。】
——“老茶艺大师了,不过武松不吃这套哈哈哈。”
——“不吃家里的,就去外面吃,躲不过的。”
——“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爱情故事。”
——“你们都代入自己是武松了?其实大多数是武大郎,还不如武大郎。”
【“哥哥保重。”武松收拾好行李,搬离了大郎家。】
【武大郎在门口望着兄弟远去的背影,很是惆怅。】
【王婆走过来搭话:“我大郎怎么给他兄弟亲呢,原来……”】
【“你的什么话?”武大郎转头问道。】
【王婆好奇地问道:“到底他们谁先跟谁吵起来的?”】
【武大郎望向武松的方向:“我家兄弟到衙门里忙公事,出去几就回来。”】
【“准是你家娘子吧。”王婆凑到武大郎耳旁,猝不及防地道。】
【潘金莲推门而出,手里拿着给武松做的衣服。】
【眼见武松已经走远,潘金莲对武大郎道:“大郎,叔叔御寒的衣服忘了,快帮他送去。”】
【“诶。”武大郎接过衣服,赶紧往武松去的路上跑去。】
弹幕:
——“有病吧这王婆。”
——“这王婆真八卦成精了。”
——“你们体会了《孟母为什么要三迁》了吗?邻居的重要性。”
——“王婆太厉害了,没看都知道。”
【几日后。】
【西门庆又来潘金莲窗下仰望。】
【“西门大官人。”王婆看见西门庆,高声呼喊,“大官人,来来来,进屋坐会儿,歇歇脚,喝点儿茶。”】
【西门庆往王婆茶馆走来,王婆挑了正对潘金莲窗户的位置,热情道:“来,大官人,坐这儿。”】
【西门庆坐下后,王婆一边倒茶,一边打趣道:“哈,大官人,莫不是还想让那杆子砸一下呀?”】
【“西门大官人莫不是心中有意,呵呵……”】
【“人家可是正经女子。”王婆拍了拍西门庆的肩膀。】
【西门庆回过头笑道:“王干娘的意思,我不是个正经男子了?”】
【“呵呵……”王婆笑着道,“大官人要是正经男子,那老身也算是黄花闺女了,呵呵呵……”】
弹幕:
——“哈哈哈哈。”
——“黄花闺女的年龄真大。”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我一直以为王婆就是黄花大闺女。”
——“王婆:嗯,怎么不算呢(无辜脸)。”
——“这俩在一块真的特别搭,有聊不完的话。”
——“苏辰果然是神来之笔。”
——“西门庆:我玩的就是良家。”
——“古有农夫守株待兔,今有西门庆守窗待棍。”
——“同样是高空掉物,西门大官人发现金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西门庆:为什么木棒总是向下掉落?”
【西门庆也不生气,只是笑着道:“王干娘,不肯帮忙递个话儿?”】
【“诶呀。”王婆笑着道,“那武大郎虽是痴汉,可他家叔叔可是打虎英雄。”】
【“日日守在家,大官人不怕,老身还怕呢。”】
——“痴汉。。。。”
——“原来痴汉源于宋朝。”
——“苏辰是不是对痴汉有点误会。”
——“武大郎:原来我每去电车上卖炊饼是吧。”
【西门庆笑着,没多话。】
【没坐一会儿,西门庆先走了。】
【王婆转头大声问道:“诶,官人,上回托你捎的终老衣服料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