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历史 > 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 第233章 众人信服,争相归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3章 众人信服,争相归附

韩韬差点没被一口茶呛住,一拍额头:

“我竟忘了这茬,这些武夫,大多出身贫民,根本没受过教育,怎么可能认识字。”

韩韬叹了口气:“怪不得,这么容易被煽动,不认识字,人家什么就是什么!”

他随即吩咐:“来人,派几位官员,去给他们讲。”

“是!”

几位文官各领一波人,站在人群中为他们讲解。官员们唾沫横飞,有的嗓子都哑了,众人都竖起耳朵听得极其认真。

大约半个时辰后,韩韬再次开口:“规则,你们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人齐声回应。

韩韬点点头,环视一圈,见许多人满头汗水,便命人准备茶水食物:

“谁渴了饿了,可以去取用。”

话音刚落,众人神情大震。

一名男子声对同伴:“都韩子韬仁义无双,今日亲眼所见,果真不虚。咱们这是来闹事的,换做别的诸侯,早让咱们吃板子了!”

“可不是嘛,这还给吃给喝!”

“韩子韬,是真仁义啊...”

韩韬随即一挥手,命令将所有参赛者的成绩和过往战绩张贴出来。

“你们可以上前查看,若有不识字的,可请身边的官员代为阅读。”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

太史慈:参与大战役二十余场,七次率军斩敌万人,曾亲手斩杀敌方上将五人...

不少缺场愣住,纷纷低声感叹:“这战绩...确实不是我等能比的。”

“他排在罡榜第一实至名归。”

“刚才我还嚷嚷不公,真是丢人!!”

这时,人群中忽然传出一个声音,打破了大家的讨论。

“王确实用心良苦,将规则讲的清楚,讲解通透...但文武榜排名前列的,大多数都是王的部下,这是事实。”

众人循声看去,见话的是一个年轻人,神情有些紧张,但语气坚定。

“难道我们这些外人,就没有机会了吗?这一点,我...还是难以接受。”

他话音一落,四周顿时炸锅。

“你怎么还不服气?”

“成绩和战绩白纸黑字贴那了,你瞎啊?”

“人家战场上拼出来的功劳,你拿什么比?”

青年脸色涨红,却依旧倔强的站在那。

韩韬不怒,反而点点头:“你提出的问题,我理解。”

他顿了顿,声音平静却有力:“我十三岁起兵,带着众将南征北战,历经大战役数百场,麾下将士自然经验丰富,战功卓着。

这不是偏袒,是实打实拼出来的。”

青年默然。少顷,轻轻点头。

就在此时,人群中有人大喊:

“王,我们想投效您麾下,可否收留?”

“对啊!让我为您效力吧!”

“我也愿追随王,征战沙场!”

呼声如潮,不绝于耳。韩韬听着,虽然面色如常,但眼底却浮出一丝笑意:正中下怀。

他抬手示意肃静:“想归我麾下者,可自行去官府登记,会有专人接待。

若另有志向,想投奔他处,我也不拦。日后战场相遇,尽全力一战即可。”

众人旋即又是一阵由衷的赞叹:

“韩子韬是个忠厚人啊!”

“真仁义啊...若下皆如此人,何愁战乱不平?”

韩韬看向贾诩等人:“簇之事,交给你们了。”

罢,他转身离去,身后欢呼如雷,响彻长空。

另一边,张绣正带人在营中巡视。周仓扫荡兖州的这段日子,他每日除了巡视,就是与手下将领喝酒,实在是无趣。

这时,一名士兵快步奔来,气喘吁吁:

“将军!周仓将军回来了!”

张绣两眼瞬间亮起,手微微一颤。多日来,他接连收到周仓传来的捷报,早就盼着他凯旋而归。

“何时能到?”

“还有五里。”

张绣点点头:“传令,整军列阵,随我前去迎接。”

“诺!”

张绣看着远方,嘴角缓缓上扬:元福这一路血战,将那些不服我的士族和诸侯连根拔起。

如今,兖州已经牢牢握在我手里。是时候了...等他回来,我便与他摊牌,自立为王!

想着想着,忽然一抹忧虑之色生出:只是...真要让他背叛韩子韬,他会同意吗?

思索片刻,张绣眼中闪过一丝狠色:

若他答应,我便与他共享兖州。若他拒绝...那就只能将他杀了...

就在张绣思索之际,归途上的周仓正勒马歇息,一群将领围在身旁。

周仓心想:“王有令,让回去后,对外宣称张绣已自立为王。如此一来,兖州动乱之责,便尽可推到张绣头上,下诸侯和士族,便不会怪罪王。”

罢,他抬眼看向前方,那里正是兖州大营的方向:

张绣,你以为自己握着大局,其实你只是一个替死鬼...

周仓收回思绪,大声道:“出发,大军加快速度,直奔大营!”

“诺!”

周仓一路疾驰,风沙扑面,战马的嘶鸣声在大地上回荡,大营的轮廓渐渐浮现。

张绣早已站在营门口等候,身后士兵列阵相迎。张绣见周仓来到自己面前,眼神一亮,快步迎上去,张开双臂紧紧抱住他。

“元福!”张绣的嘴几乎咧到耳根:“我盼你,是盼得望眼欲穿啊!你辛苦了,今晚我要给你摆宴庆功!”

周仓面露感激:“公祺,这一趟,我总算没让你失望!!”

他一边走,一边将这段时间的战果娓娓道来:

“如今乔瑁已除,随之牵出的那些与他暗中通好的士族与诸侯,我也一个个清理干净了。

公祺,你的命令我始终记在心里,对百姓秋毫无犯,未曾扰民,如今整个兖州的百姓和士族,都在夸你仁义。”

张绣听得眼角眉梢全是笑意,忍不住拍了拍周仓的肩膀:

“好兄弟!你的功劳,我都记下了!”

周仓又道:“如今,兖州上下对你敬如神明,你接下来的治理,将更加容易。”

张绣笑着点头,二人边走边聊,一路回到中军大帐外。

周仓抱拳道:“公祺,我先去整顿一下,稍后再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