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游戏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247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1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7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14

6、杂技艺术成就辉煌

“在所有的艺术上,杂技是最古老的,三千年历史,是世界上少有的。”(周扬语)

早在商、周时代,杂技已有雏形。当时盛行一种音乐、舞蹈、杂技的综合表演形式,桨乐舞”。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有一块甲骨,上面刻有球戏舞蹈。商代遗址中曾出土一个头上顶着一叠碗的青玉人像,很像后代的顶碗杂技艺人。

西周时已经有了专门用来表演的“舞马”,这些马能够根据音乐节拍改变行进速度,按照节拍用蹄击地,发出娱耳的“嗒嗒”声,并能在饶指挥下起立和伏下。

到汉代,出现了“马戏”一词,马戏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汉代是中国杂技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汉武帝时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下令在京城长安设“酒池肉林”,举行盛大的杂技会演,规模空前,场面壮观。

身穿五彩服饰的杂技艺人首先表演传统的角力、扛鼎、戏车、飞丸、跳剑和斗兽;随后在乐声中,一头来自西方的巨大的怪兽(舍利)出场舞戏;

忽然地下涌出飞泉,巨兽变成了一条大比目鱼,在水中跳跃,满场雾气蒙蒙;一阵鼓乐声,大鱼变成了一条大黄龙,从水中飞出,光彩夺目;

待烟消雾散,巨兽、黄龙都无影无踪,武帝和各国使臣都惊呆了,原来这是杂技艺人表演的大型幻术——鱼龙曼延。

接着,来自罗马帝国的魔术家上场表演吞刀、吐火、种瓜、屠人、杀马、自缚自解等新奇节目;情节惊险、刺激耳目。

武帝和群臣为高超奇险的技艺赞不绝口。这场杂技大汇演,在世界杂技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西杂技艺术的大交流,是中西合璧的杂技大献演。

中国古代极盛时期的隋唐时代,杂技艺术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盛唐时杂技节目的数量多达一百多个,传统的爬杆、跳丸剑、马戏、幻术等节目更加完善、系统;

各种新节目、新动作不断涌现,马戏出现了“走马击钱”、“立马书写”等新绝技;驯兽除犀牛、大象等大动物外,出现了新戏路——昆虫训练和“拔河”,讲究准确的“射粉团”,优美的“剑器”、“胡旋”乐舞杂技等,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其中以“戴竿”(现今的爬竿表演)的成就最高,唐玄宗时,女艺人王大娘的戴竿表演最出名,她头顶百尺长竿,竿上安置一座雕刻精美的木山,一个演员爬到竿上,在木山中灵巧地窜行,表演各种惊险动作。

玄宗看得高兴,当场让年方十岁的神童刘晏赋诗,他随口吟出一首七绝: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

德宗时,陕西三原县有一位大娘,能顶长竿载18人行走。敬宗时,幽州一女艺人,石火胡头顶百尺长竿,在竿上拉开五张硬弓,

让五个八、九岁的女孩,各自踩在一张弓弦上,手持戟戈表演《秦王破阵乐》舞蹈,五人俯仰来去、越节如飞,使观者看得心惊胆战。

这种惊险奇绝的戴竿表演,可谓中国古代竿技的顶峰了。

宋元时代,宫廷杂技逐渐转向民间,使杂技表演形式渐趋型、精巧,出现了“水秋千”、“抖空竹”、“七圣法”等新节目,对后世杂技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中国杂技是艺术宝库中一朵炫丽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