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呢,面对大师提出的这个建议,安子爷爷实在是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只能无可奈何地表示同意。
在离开之前,安子爷爷将自家的详细住址留给了大师,然后就静静地等待着大师拍完照片后,带着那块玉佩离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走,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从此杳无音讯。
安子爷爷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也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毕竟这对他来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就这样,这件事情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被搁置下来,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
安子爷爷的身体一直都很硬朗,他这一生总共养育了五个孩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安子爷爷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在他临终之际,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那两块玉佩分别传给了安子大伯和安子爸。
在交代后事的时候,安子爷爷特别叮嘱道:“等你们将来老了,到了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记得把这两块玉佩继续传下去。”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实话,就连安子爷爷自己也不清楚其中的缘由。他只是告诉孩子们,这是他们家族世代相传的规矩,必须要遵守。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惑:这两块玉佩合在一起,难道不应该是一张藏宝图吗?
毕竟它们经过了这么多饶手,难道就没有人察觉到其中的秘密吗?
可事实就是如此,尽管这两块玉佩辗转多人之手,但却没有一个人对它们产生过关注。
话回来,虽然这玉佩背面的图案看似普通,不过确实有人将其合起来过。
这玉佩背面的雕刻实在太过隐晦,仅仅是一幅普通的山水图和一棵松树而已。
在不了解其中秘密的情况下,一般人又怎么会把这样的图案与藏宝图联系起来呢?
正因如此,安子大伯和安子爸得到玉佩后,并未将其放在心上,甚至连传承玉佩的事情都被他们抛诸脑后。
直到安子大伯离世,另一块玉佩才辗转落入安子爸手中,最终两块玉佩得以合二为一。
好了,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也该来谈谈那位反派一号了。
那么,这位反派一号究竟是谁呢?他便是安子的四叔。
这四叔啊,从就不喜欢读书,学都还没读完便辍学了。
此后,他整日与一些社会上的狐朋狗友厮混在一起,游手好希
不过,正所谓“行行出状元”,这四叔虽然读书不行,但在其他方面却颇有赋。
经过一番摸爬滚打,他竟然靠着贩卖盗版光盘闯出零名堂。
再后来,他南下闯荡多年,终于自己开起了一家正经生意——灯具店,专门售卖装潢材料。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四叔的钱也越赚越多,自然而然地,他的社交圈子也变得越来越广。
就在这时,他结识了一位对古董情有独钟的老板。
有一次,四叔受邀去老板家做客,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四叔自然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到了老板家,寒暄过后,老板热情地邀请四叔去他的收藏间参观一下。
四叔兴奋地跟随着老板,走进收藏间,琳琅满目的古董让人眼花缭乱。
四叔仔细端详着每一件藏品,心中不禁赞叹老板的收藏之丰富和品味之高雅。
当他的目光扫过一面墙时,一张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张照片上,有半块玉佩被拍摄得格外清晰。
四叔心头一震,因为他对这半块玉佩再熟悉不过了——他曾亲眼见过安子爸和安子大伯手中的玉佩!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几个兄弟一起喝酒,四叔好奇地向安子爸和他大伯借来玉佩,想要拼凑一下,看看是否能发现什么端倪。
可惜,经过一番努力,什么都没有发现。
如今,这半块玉佩竟然又出现在了照片上,四叔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他不禁想道:“难道这就是大哥和二哥手中的那两块玉佩吗?”
毕竟,当初可是有专家鉴定过的,那两块玉佩不过是些边角料而已。
带着满心的疑惑,四叔忍不住向老板询问起这张照片的来历。
老板听完四叔的问题,脸上露出了懊悔的神色。
老板叹了口气,缓缓道:“这张照片啊,其实是我父亲的遗物。我父亲对古董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他曾经在火车站摆摊收古董。”
早年间的某一,一个人拿着一块玉佩来到了老板父亲的店里,想要卖掉它。
老板的父亲当时看走了眼,对这块玉佩的价值判断不准确,所以没有收下它。
就在老板的父亲仔细观察这块玉佩时,他注意到玉佩的背面有一些奇怪的纹路。
这些纹路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决定留个心眼,用相机把玉佩的背面拍了下来。
老板的父亲心想,等有时间找个内行的人来看看这些纹路到底是什么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找到了一位专家,并将玉佩的照片拿给专家看。
专家仔细研究了照片后,惊讶地告诉老板的父亲,从这玉佩的背面纹路来看,这可不是普通的山水图案,而是一幅宝藏的藏宝图!
老板的父亲听完专家的话,心中一阵狂喜,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找到那张写有家庭住址的纸条。
因为当时他把纸条揣在了裤兜里,而那条裤子已经被洗过了。
当他匆匆赶回家,从裤兜里掏出那张纸条时,却发现纸条已经被拧成了一团,根本无法辨认上面的字迹。
面对这团皱巴巴的纸条,老板的父亲傻眼了。
他意识到,在这茫茫人海中,要找到那个不相干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这样,老板的父亲与这笔宝藏彻底无缘了。
坐在一旁的四叔听到这里,心情异常激动,他的心脏仿佛都要跳出嗓子眼儿了,血压也飙升到了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