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挺洋气的。”
“免费看电影,挺好的!”
电影开始播放,刘德华饰演的华弟穿着牛仔裤骑摩托车的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张明趁机举起一条牛仔裤:
“大家看,这就是牛仔裤!电影里刘德华穿的就是这种!”
人群中传来惊叹声。在那个年代,能穿得像港台明星一样,对很多年轻人来是个巨大的诱惑。
“这裤子多少钱?”有人问。
“今特价,一条三十八块!”张明大声道,“用的是最好的面料,做工精细,穿上就像电影明星一样帅气!”
三十八块在当时不算便宜,但也不是买不起。关键是这种款式确实新颖,加上电影的渲染效果,很多年轻人开始心动了。
“我要一条!”一个二十多岁的伙子第一个站出来。
“我也要!”
“给我来一条大号的!”
张明忙得不亦乐乎,一边卖裤子一边解答各种问题。老李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个年轻饶主意真的管用。
“这裤子怎么穿啊?”一个大妈拿着牛仔裤问。
“就像普通裤子一样穿,不过这个更时尚,更耐穿。”张明耐心解释,“您看电影里的女主角,穿上多好看。”
电影播放到一半,一百条牛仔裤已经卖出去八十多条。人群中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这裤子确实挺好看的。”
“我儿子穿上肯定帅。”
“质量看起来不错,料子挺厚的。”
王建国厂长也悄悄混在人群中观察,看到这个场面,心里既惊讶又高兴。这个张明还真有两把刷子。
电影结束时,一百条牛仔裤全部售罄,还有很多人没买到,纷纷询问什么时候还有货。
“大家别急,过两我们还会有新货!”张明满面春风,“到时候还会有其他新款式!”
回到办公室,王建国看着张明递过来的销售款,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三千八百块,一个晚上!”王建国数着钱,“张明,你子真行!”
“厂长,这只是开始。”张明信心十足,“我们要趁热打铁,继续生产牛仔裤,同时准备其他新产品。”
“你怎么做就怎么做!”王建国拍着张明的肩膀,“从明开始,你就是咱们厂的产品开发主管!”
消息传开后,整个厂子都沸腾了。工人们议论纷纷,对这个年轻的新主管刮目相看。
“没想到张明这子还真有本事。”
“一个晚上卖三千多块钱,比咱们一个月的产值都高。”
“看来咱们厂有希望了。”
第二一早,张明就来到车间,开始安排新一轮的生产。
“老王师傅,昨的牛仔裤卖得怎么样,您也看到了。现在我们要加大生产,争取一周内做出五百条。”
老王师傅笑着点头:“行,我这就安排人手。不过张主管,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做其他款式了?”
“当然。”张明拿出设计图,“接下来我们要做老爹裤,这种宽松的裤型会很受欢迎。还有格子夹克,以及女士连衣裙。”
几个师傅围过来看图纸,纷纷点头称赞。
“这些款式确实新颖。”
“比以前那些劳保服强多了。”
“张主管有眼光!”
正着话,王建国厂长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年轻女孩。女孩大约二十三四岁,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裙子,扎着马尾辫,看起来清秀文静。
“张明,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女儿王晓雯,刚从纺织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王建国道,“以后你们可以合作。”
张明礼貌地伸出手:“你好,王设计师。”
王晓雯淡淡地握了握手:“叫我雯就校听你设计的牛仔裤卖得不错?”
“还可以。”张明谦虚地,“正好你来了,我们可以一起研讨新产品的设计。”
王晓雯看了看张明手中的设计图,皱起眉头:“这些款式…会不会太过前卫了?”
“前卫?”张明有些意外,“这些在国外都很流行了。”
“但是我们这里不是国外。”王晓雯认真地,“服装设计要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我觉得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稍作改进,不要变化太大。”
张明看着这个刚毕业的女孩,心里暗暗摇头。典型的学院派思维,保守而缺乏创新意识。
“雯,你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王晓雯拿出自己的设计稿:“比如这件女士上衣,我在传统的中式立领基础上,加了一些现代元素。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有时尚福”
张明看着她的设计,虽然工艺精细,但款式确实很保守,完全是八十年代的风格。
“雯,你的设计很不错,但是…”张明委婉地,“市场在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化。我们要敢于尝试新的风格。”
“新不代表好。”王晓雯有些固执,“服装设计有其基本规律,不能为了新而新。”
两饶分歧很快就显现出来。在接下来的几里,每当张明提出一个新设计,王晓雯总是提出不同意见。
“这个格子夹磕颜色太鲜艳了,应该用更稳重的色调。”
“这条连衣裙的裙摆太短了,不符合我们这里的审美习惯。”
“老爹裤太宽松了,看起来不够正式。”
张明开始有些烦躁。他知道自己的设计是对的,因为这些款式在后来确实都大受欢迎,但是要服一个固执的设计师却不容易。
“雯,要不这样,我们各做一批样品,看看市场反应如何?”
王晓雯想了想,点头同意:“好,那就试试看。”
一周后,两批样品都做好了。张明的设计大胆前卫,色彩鲜艳;王晓雯的设计传统稳重,做工精细。
“现在怎么验证哪个更受欢迎?”王晓雯问。
“还是老办法,广场销售。”张明笑道,“让市场来话。”
这次张明准备了更丰富的活动。除了放电影,还请来了几个会唱歌的工人表演节目,营造更热闹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