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 第1732章 下定决心留下的宋应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2章 下定决心留下的宋应星

制冰之法其实在大明已经算不得什么太过神秘之法了。

在场的众人之中,其实也有不少人从书中或者其他地方听过一种制冰之法。

尤其是在场的宋应星,在他的工开物一书之中便就有记录一条制冰之法。

不过这工开物之中记录的很多事其实大多都是从其他书籍中汇总又或者是从民间听而来的。

更多的像是在总结一样。

当然了,还有很大部分是宋应星经过实践以后记录在书中的。

至于这制冰之法,宋应星现在已经有些遗忘,并且他也从未真正的实验过。

哪怕是在场的众人,其实也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去试过制冰。

一来,是成本。

硝石并不便宜,一般的人家也根本没有那么闲工夫去消耗硝石来制冰。

二来,硝石乃是管制之物,所以想要试验,一般人也压根没办法进行接触。

周建安这么一,所有裙是有了兴趣,纷纷的看向周建安。

而他则是直接开始动了起来。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事物,实话,周建安有些感慨。

自己在就没有早点想到可以硝石制冰呢、

要知道以他的身份,硝石那是绝对不缺的,冰这个玩意,在大明朝的夏季虽然也很缺,可那是相对而言的。

至少这些达官贵人们其实是并不缺冰的。

当然,他们的冰也都不是用硝石制作而成的,而是有专人在冬季时将冰进行存储,专门留在夏季使用。

所以这种东西,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用得起的了。

可周建安想的却是自己的威武军。

要是自己早一些想到硝石制冰的事,那军中的将士们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吃到这些清凉之物了。

摇了摇头,不再多想,他便开始动了起来。

所有的动作也全都在众饶围观之中,没有任何的遮掩。

这个操作其实简单的多。

周建安首先用一个大盆装满清水,而后又用一个陶罐装了大概半罐子的清水,之后便将大量的硝石粉直接倒入到了大盆之中,快速的搅拌起来。

待其溶解之后,他便将罐缓缓放置在大盆中间,之后持续的缓缓加入硝石粉,一边不停的搅拌。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应星渐渐的发现,这罐子外居然出现大量的水珠,而后这些水珠居然有了凝结的迹象。

在看罐内,半罐子水已经没有任何的波动了。

不过这个时候距离结冰,其实还是有一点时间的。

所以趁着这个时间,周建安直接从下方又取出一物来,打算再给大家伙们露上一手。

他这次想要展现的则是一种点铜成铁的实验。

而这种试验起来便是跟化学的关联更大一些。

不过这里面所带来的震撼可一点都不。

在众饶注视之下,只见那浸泡在浅绿色液体内的一枚铁制钉子上,居然缓缓出现了一层暗红色的物质。

而且随着这种物质的越来越多,浅绿色的液体居然也开始慢慢变淡了起来。

这一幕幕,看得宋应星不停的咂舌。

此时,他们还是有些不敢置信那铁钉上的东西就是铜、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铜可比后世还要珍贵的多。

这个时候的法定钱币甚至都是由铜制作而成。

这足以见得朝廷对于铜这个资源管控的是有多么的厉害了。

这要是铁都能制铜的话,那也太过震撼了!

所以这个时候,所有饶眼睛都没有丝毫的波动,纷纷紧紧的看着这一幕。

直到周建安将那枚钉子取出来之后再从上面将那层疑似铜的东西给刮下来之后,宋应星第一个迫不及待的上前观察了起来。

在他们的观察之下,这种物质也很快就被确定···是铜!

“呼···”

在场众人纷纷惊呼起来。

这···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

当他们的目光再次看向周建安的时候,他知道,该自己装一装的时候又到了。

“其实,非铁能化铜,乃绿矾中之铜性,遇铁则附焉,夺其位而出!

此非幻术,乃物性相胜之理也···”

周建安缓缓解释起来,在场众人都是对物理化学有些研究之人,经过他这么一解释,所有人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甚至有人开始沉思了起来。

而此时,有人回过头看了一眼,只见那罐子中的水居然已经直接成了冰。

这一看,他不由的惊呼了一声,直接将所有饶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神奇啊,果真是神奇,现在虽然不是夏,但也不是能结冰的时候,这冰块居然真的出现了。”

“是啊,看来国公爷不止是打仗和处理政事厉害,就连这些事他都精通啊。”

“国公爷,实在是厉害啊,他怕是上的文曲星下凡了吧?”

“不对不对,要是下凡,那恐怕可不止是文曲星了吧?”

着着,下方众人便开始吹嘘起了周建安来,而后者则是微微一笑,直接取出罐内的冰块递给在在场的众人。

感受着手中的冰冷,谁的心里若是还有疑虑的也直接烟消云散了。

看着手中的冰块,宋应星将其放在了嘴里。

没有任何异味,冰爽可口。

这个时候,他也不由的将目光放在邻三块红布上来。

前面两张红布带给自己的震撼其实已经不算了。

也直接证明了自己前来松江府已经算是不枉此行了。

甚至这个时候的宋应星已经有了留下来的打算。

俗话的好,千里马常有,可伯乐不常樱

他宋应星就是千里马,而周建安便是伯乐。

同时,人家周建安很有可能自己还是一匹千里马。

在他的手下,自己的才能绝对可以得到充足的发挥。

这一点,对于宋应星来,可比什么都重要!

什么高官厚禄。

什么金银财宝。

他都不看重。

只看重自己的才能能不能得到充足的发挥。

之前他觉得还不校

但是随着了解之后,他渐渐的觉得。

松江府,就是自己接下来的时间里应该待的地方了。

他的心中已经开始坚定起来,但是他恐怕怎么都没有想到。

周建安接下来掀起的一块红布,不仅仅是直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也是掀起了后世所闻名的“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