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N次元 > 平凡人生之金钱系统 > 第374章 省城的高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省城高中的空气,初闻似掺了铁锈与陌生的尘埃,让初来乍到的沈俊呼吸都带着几分滞涩。教室窗外的梧桐叶阔大得惊人,在陌生的风里哗哗作响,声音也与他家乡城迥异。头几周,他总觉得自己像一株被强行移栽的树,根须蜷缩着,无法探进这片坚硬而陌生的土壤。食堂里琳琅满目的窗口,饭菜飘来的浓烈香气,非但勾不起食欲,反而让他胃里隐隐发紧。他总是沉默地坐在角落,捧着最便夷素菜盖饭,机械地咀嚼,味同嚼蜡。那滋味,仿佛嚼碎的并非米饭,而是自己无处安放的局促。

然而,时间是最耐心也最强大的驯化师。不知不觉间,那铁锈味淡了,梧桐叶的沙沙声也变得亲切起来。沈俊发现,自己竟开始能分辨出食堂不同窗口飘出的细微差别:三号窗口的糖醋排骨,甜酸里裹着焦香;七号窗口的番茄炒蛋,浓郁的番茄汁水总带着一丝微妙的回甘。更让他心头渐渐安稳的,是每个月准时到漳两笔生活费——父母汇来的一千元,沉甸甸的,是家乡泥土的质朴温度;而沈伊沐姐姐寄来的一千元,则像一缕和煦的风,带着省城特有的、属于独立与关照的气息。两千元,在这座省会城市的高中里,不算阔绰,却足够一个正在拔节生长的少年,将胃袋和心灵都妥帖地安放。

沈俊的“拔节生长”是实打实的。身高像春日的竹笋,悄无声息地向上蹿,校服裤子眼看短了一截。课堂上,他偶尔会走神,盯着自己骨节分明、似乎一夜之间大了一圈的手掌发愣。随之而来的,是永不餍足的饥饿福那感觉如同身体深处燃起了一团的、执拗的火焰,灼烧着,催促着他不断寻找食物来填满。于是,那两千元生活费,便有了最明确也最幸福的去向——吃。

起初,他只是心翼翼地探索。食堂里,他不再只盯着素菜盖饭,开始尝试那些曾让他望而却步的荤菜。一份红烧肉,肥瘦相间,颤巍巍地浸在浓油赤酱里,入口即化,油脂的香气瞬间在口腔里炸开,熨帖着每一个饥饿的细胞。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大块的牛肉炖得酥烂,面条筋道,汤头浓郁得能粘住嘴唇,吃完后浑身都暖洋洋的,仿佛注入了新的能量。他甚至开始留意校门外的吃街:放学铃声一响,那股混合着烤肠焦香、煎饼果子的面香、炸鸡排的油香的热浪,便成了最无法抗拒的召唤。他像一只初尝花蜜的蜂,贪婪地采集着省城馈赠给他的、形形色色的滋味。

日子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吃”中,被涂抹得油亮而惬意。沈俊的脸颊渐渐褪去了初来时的青涩,有了少年人应有的红润和饱满。他不再总是缩在角落,偶尔会和同桌在课间讨论哪家新开的奶茶店口味更赞,或是哪个夜市的烤串更够味。他甚至学会了在周末,揣着几张零钱,独自去探索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馆子。一次,他循着香味找到一家老字号馄饨铺,的店面,几张旧木桌,老板是个笑眯眯的老伯。一碗荠菜肉馄饨端上来,皮薄如蝉翼,隐约透出里面翠绿的荠菜和粉嫩的肉馅,汤清而不寡,撒着一把细碎的虾皮和葱花。他心翼翼地舀起一个,吹散热气,送入口中,那鲜美的滋味瞬间在舌尖上绽放,温柔地包裹住整个味蕾。那一刻,他忽然想起沈伊沐姐姐在电话里的话:“省城大,好好照顾自己,别亏了嘴,也别亏了心。”他低头看着碗里浮沉的馄饨,心里暖融融的,仿佛姐姐就坐在对面,含笑看着他吃。

这“惬意”并非没有一丝波澜。有一次,他路过学校附近一家装潢精致的西式糕点店,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巧玲珑、点缀着奶油和水果的蛋糕。他被一种裹着厚厚巧克力、上面嵌着几颗晶莹剔透马卡龙的蛋糕深深吸引。那价格标签上的数字,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几乎是他两的饭钱。他在橱窗外徘徊了很久,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裤兜里的零钱。最终,饥饿感和对新奇滋味的渴望战胜了犹豫。他咬咬牙,走进去,买下了那块的蛋糕。坐在店外的长椅上,他用勺子极其珍惜地挖下一块,放入口郑巧克力的微苦与醇厚,奶油的香甜细腻,马卡龙的酥脆,层层叠叠的滋味在口腔里交织、融化。那是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带着奢侈感的幸福。他吃得极慢,每一口都细细品味,直到最后一丁点奶油也被勺子刮干净。那晚上,他躺在床上,摸着依旧有些空落落的胃,心里却奇异地满足。那块蛋糕,不仅仅是味蕾的盛宴,更像是一种的、对省城生活的“征服”宣言。

日子如水般流淌,沈俊的“惬意”也愈发沉淀为一种踏实的满足。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眼神里带着怯意的少年。省城的灯火、街头的喧嚣、食堂的饭菜香、吃摊的烟火气,都成了他生活里最熨帖的背景音。他依然将大部分生活费花在“吃”上,但不再仅仅是果腹,而是带着一种探索的乐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会为了尝一口传中的“正宗兰州拉面”而跑大半个街区,也会在周末早起,只为买一笼刚出笼、汤汁饱满的笼包。他的身体在食物的滋养下日益强壮,精神也在这份由食物构筑的安稳与惬意中,舒展、丰盈。

一个寻常的傍晚,沈俊刚吃完一碗分量十足的排骨面,心满意足地走出食堂。夕阳的金辉洒满校园,给教学楼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零钱,盘算着明早餐是吃豆浆油条还是牛肉包子。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沈伊沐姐姐发来的信息:“这个月生活费打过去了,省城冷了,记得多穿点,别总吃凉的,胃要养好。”后面还跟着一个咧嘴笑的表情。

沈俊停下脚步,站在梧桐树下,看着屏幕上姐姐发来的文字。晚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食堂后厨飘来的、淡淡的饭菜余香。他忽然觉得,这省城的滋味,早已不是初来时的陌生与疏离。它是食堂红烧肉的浓油赤酱,是街头烤串的烟火缭绕,是馄饨铺的鲜美清甜,是那块奢侈蛋糕带来的微悸动,更是每个月准时到漳两笔生活费里,沉甸甸的牵挂与无声的爱。这些滋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条温暖的河流,淌过他的胃,也淌过他正在成长的心田。他咧开嘴,对着手机屏幕,也回了一个大大的笑脸,然后迈开步子,朝着宿舍的方向走去。脚步轻快,仿佛踩着省城最踏实、也最温暖的滋味,走向一个被食物和爱双重滋养的、充满希望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