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合作社。

苏岁岁微微皱眉,“建军哥,王叔,咱得赶紧想办法,不然猪场的玉米撑不过五了。”

赵建军:“唉,还能想啥办法?要么降价拼了,要么就只能看着猪饿死!”

“降价不校”

王老实翻着账本,手指点着上个月的成本记录。

“你看,买猪崽花了多少,饲料钱涨了多少,要是卖5毛5,每斤就得赔5分,20头猪就是百十来块,咱合作社这点家底,经不住这么赔。”

张秀娥愁眉苦脸:“那怎么办啊?我家男人卧病在床,全指望合作社的分红给娃交学费呢,这要是垮了,我们娘仨可咋活?”

旁边几个妇女也跟着附和,七嘴八舌。

村部的土坯墙都像要被掀起来。

苏岁岁拍了拍桌子,声音不大却很稳。

“都别慌!慌解决不了问题。明我跟建军哥去邻县看看,听那边个体户多,不定有销路。”

“邻县?”

赵建军皱起眉,“来回得骑三个时自行车,你这身体能行?”

“可以”

“现在不是娇气的时候,合作社是咱大家伙的,总得试试。”

王彩荷:“那我跟你们一起去!路上能搭个伴,万一岁岁不舒服,我还能照应着。”

第二一早,刚蒙蒙亮,三个自行车就出了村。

“岁岁,你真没事?”

王彩荷很担心。

挺着肚子,还骑自行车。

可是苏岁岁脸色确实很好,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看起来,倒是她身体还好。

“没事儿,放心吧彩荷姐,我心里有数。”

灵泉水可不白喝,她还在空间花五百块买了一颗保胎丸呢。

邻县的菜市场比县城的大,竹竿棚子搭得更长。

地上的水泥板缝里嵌着烂菜叶。

空气里飘着鱼腥和肉腥的混合味。

刚到猪肉区,就看见个穿碎花袄的女人在跟顾客吵架,声音尖利:“我这是正经散养土猪,现杀现卖,凭啥我的肉不如国营厂的?”

顾客是个戴眼镜的男人,手里攥着粮票。

“国营厂的有票据,你这私人卖的,我回去咋跟单位报销?”

女人气得脸通红,却没法反驳。

只能看着男人转身走进国营厂的摊位。

苏岁岁赶紧走过去,笑着打招呼:“大姐,您这肉是自己养的?”

女人抬头看她,见是外乡人,语气缓和了些。

“可不是嘛!养了一年多,结果这阵子国营厂的冷鲜肉一出来,我的肉就卖不动了。”

她指了指旁边的竹筐,“你看,昨杀的半扇猪,到现在才卖出去三斤。”

“您没试试找个体户收吗?”苏岁岁问。

“找了!”

女人叹口气,“那些摊贩黑得很,压价压到4毛8,我这成本都快5毛了,卖了就是赔本!”

她突然凑近,声音压得低了些,“不过我听,西边的李家庄搞了个土猪认养,城里人先交定金,我们帮着养,到时候杀了给他们送过去,不用愁销路。”

“认养?”苏岁岁眼睛一亮,“怎么个认养法?”

“就是城里人来猪场看,选一头猪,交50块定金,我们按月给他们报猪的长势,等猪养到200斤,他们来拉走,或者咱们帮着杀好,收点加工费。”

“我邻居家就搞了,上个月认出去5头,定金就收了250块,饲料钱都够了。”

苏岁岁心里盘算着。

这法子好啊!

既能提前回笼资金,又能锁定客户,还能突出散养土猪的优势。

她刚要再问,就听见旁边有人喊:“张姐,你这儿还有肉没?我要十斤!”

女人赶紧应着,转身去割肉。

苏岁岁:“要不咱们去李家庄看看,学学他们的法子。”

李家庄离菜市场不远,骑车十分钟就到。

刚好,村口的老槐树下挂着个木牌子,写着“李家庄土猪认养点”。

几个穿中山装的城里人正跟着一个老农往猪场走,手里拿着笔和本子,时不时记着什么。

“同志,你们是来认养猪的?”

老农看见苏岁岁,笑着迎上来。

“不是,我们是邻村合作社的,想来学学认养的法子。”

苏岁岁递过去一袋红糖,“您先歇歇,给我们呗。”

老人没推辞,笑着接过红糖。

“这法子是我儿子想的,他在县城当老师,城里人就信现养现杀,觉得新鲜。”

“我们跟县城的几个单位家属院联系,让他们来参观,交定金就能认养,还能给他们开个认养证明,他们回去能跟单位买的是放心肉。”

“那加工咋办?”赵建军问,“城里人不会杀猪,总不能让他们自己弄吧?”

“我们跟公社的屠宰点合作,收10块钱加工费,杀好、劈好,用草绳捆着,他们直接拎走。”

“上个月我们认出去12头,赚了600块定金,饲料钱都不用愁了。”

苏岁岁心里有了谱,谢过老农,又去屠宰点看了看。

屠宰点是公社办的,有正规的屠宰证,墙上挂着卫生合格的奖状。

几个工人穿着白大褂,正在处理一头猪,动作麻利。

“咱们回去就搞认养!”

苏岁岁骑上自行车,“先联系县城的家属院,再跟公社屠宰点合作,肯定能行!”

赵建军有点犹豫:“城里人能信咱们吗?咱们合作社的猪场没他们的大,也没他们的名气。”

“咱们跟供销社合作了这么久,吃过咱们猪肉的顾客不少。”

“到时候可以让客户看猪的长势,毛色,让他们自己感受。”

“咱们回去就办,先收拾猪场,把猪分圈养,每圈挂个牌子,写清楚猪的出生日期、品种,我再去印点宣传单,去县城的家属院发。”

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三点。

苏岁岁没歇着,立马召集村民开会。

村部里挤满了人,连门槛上都坐着人,苏岁岁把认养的法子一,立马炸了锅。

“认养?城里人能交定金吗?别是骗咱们的吧?”

老汉抽着旱烟,一脸怀疑。

“就是!50块定金可不是数目,城里人能这么痛快交吗?”

赵建军拍了拍桌子:“我觉得能行!李家庄都搞成了,咱们咋不行?咱们的猪喝的是后山的泉水,比他们的猪长得还好,城里人肯定愿意认!”

“可咱们没跟家属院联系过,咋找人家啊?”

苏岁岁:“我明去县城,我丈夫的战友方云白,他媳妇在县医院当护士,认识不少家属院的人,让她帮着牵线。再印点宣传单,写上散养土猪,现养现杀,认养有证明,肯定能吸引城里人。”

“也可以在我外公的企业发宣传。”

到这儿,大家俨然放心了不少。

“对哦,苏同志来头不,有你在,肯定没问题。”

“那屠宰点咋办?咱们村没有屠宰点,总不能让城里人去公社吧?”

“我去跟公社书记,咱们合作社跟屠宰点合作,长期加工,让他们给咱们优惠点加工费。”

“咱们还能搞个认养套餐,认养一头猪,送10斤腊肉,腊肉咱们自己做,用后山的柏树枝熏,城里人肯定爱吃。”

“如果他们吃得好,到时候咱们可以卖腊肉、香肠,其他农产品等都可以做起来。”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松了口。

“别,我看校”

“是啊,不定其他买卖也能做起来。”

“要是真能行,俺愿意把俺家的两头猪拿出来认养。”

“我也愿意!”

“我家男人能帮着看猪场,给城里人介绍猪的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