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都市 > 华娱之我的导演生涯 > 第628章 老故事新剧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芦苇和唐大导演一样,喜欢手写剧本。他把本子递过来以后,唐汝成就认真的看了起来。

芦苇是圈子里公认的大编剧,他写的故事,也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对于他会看上幕计划的哪个故事,唐大导演还是很好奇的。

结果拿到手以后,这个故事,倒是也没让唐汝成感到意外。这个大编剧的眼光,果然毒辣。

他这个新剧本,又是个绝对顶的好故事。不论是冲奖,还是拍成商业片,都绝对会是个精彩的剧本。

芦苇把剧本递过去以后,自己也开口感叹道“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东西,还真是讲尽了世间百态呀。

闻鸡起舞,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成语,背后,竟然是一段如此悲凉的故事……”

唐汝成听着芦苇的话,也是不由的点零头。

闻鸡起舞,一个我们孩童时期,就会被拿来当做劝学的成语。

这个故事,看上去很简单。讲的,是两个奋勇上进的青年。

每日听见鸡鸣,就会起床用功的祖逖。他看到好友刘琨,还在呼呼大睡,就叫醒好友,对他劝诫。

刘琨对祖逖的劝诫,感到羞愧不已,也开始奋发图强。跟着祖逖,每日还未亮,就起床用功。

成语的故事,到这,就没了下文。但其实,这两个胸怀大志的青年,生在五胡乱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当所有人都向南奔逃之时,祖逖,却毅然向北。

只是,这位有志之士,身居高位,却被皇帝猜忌了一生。最后北伐失败,郁郁而终。

而他的好友刘琨,却在被蛮夷所占领的故土,率军奋战了九年,最后战死在故土之上。

并留下了:何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样的悲歌。

要对现实的讽刺,这样的故事,未免也太过凄凉了一点。

唐汝成会把这个故事,收录进幕计划,他自然是了解的。芦苇只是书写了一个大纲,他就已经知道是什么故事了。

“哎……时代的悲歌呀。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这样的两位少年英杰头上。最后,也只是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芦苇到这,不禁摇了摇头。

“这个故事,可不是好做的。五胡乱华的背景,朝堂的纷争,战争的局势。个饶努力,在时代浪潮之下的苍白无力。

这个故事,绝对是个顶好的剧本。但是编剧水平不够,可是很难做出来的。

我当初想对这个故事进行改编,就是因为背景太过复杂,最后才放弃的。它现在,能落到芦编你的手里,我也算是放心了。”

唐汝成到这,也是悠悠的一叹。

这个故事,他其实非常的喜欢。但是这样的剧本,太耗费心力了。五胡乱华,时代背景复杂,历史资料浩如烟海。

还要把个饶努力,与时局的对立,时代的碰撞,用薄薄的一个剧本呈现出来。这个故事,非大编剧,不足以下手。

不过恰巧,这位芦大编剧,那部《霸王别姬》,就是个人在时代的浪潮下,与时局碰撞的精彩之作。

所以交给他,唐大导演还是无比放心的。乘风的导演部,这就又要多一本,不输《霸王别姬》的好剧本了。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编剧。只要导演实力不差,不论是票房,还是拿座金熊回来,都是可以期待的。

“陈编呢?你这位鬼才编剧,又选了一个什么样的剧本?”

唐汝成放下《闻鸡起舞》的剧本,转头就又看向了陈十三。

只是这位大编剧递过来的故事,让唐大导演微微有些意外。不是因为这个剧本,太特立独校

鬼才编剧嘛,这样的编剧,拿出一部什么样的剧本,唐汝成其实都不会意外。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陈十三这位鬼才编剧,竟然拿出来的,是一个都能算得上是主旋律的故事。

“我是港岛的编剧,以前接触到的故事,大部分其实也都是商业片。

这个《阿瓦族告祖国同胞书》,是在幕计划里,归于文物杂项一类的。

原来看到这个计划,我就很好奇。文物杂项,能有什么故事好讲。

结果看到这个故事,还是让我有点忍不住,潸然泪下呀……”

唐汝成翻着手里的故事,倒是真有点没想到。

《告祖国同胞书》,是佤族在近代史里,很有传奇色彩和抗争精神的一份告知书。

是告知书,其实更像是一篇檄文。

这是佤族同胞,在面对英军侵略之时,对十几个部落,发布的檄文。开头,便是以阿祖阿公之名,召集各部。

佤族人所谓的阿祖,便是各个部落的祖先。而阿公,则是……诸葛丞相。

佤族饶先祖,其实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世人都知道,诸葛亮曾七擒孟获。

但是却不知道,这七擒七纵之后,孟获真的对蜀汉,心悦诚服。他们答应了,为诸葛丞相,驻守这祖国的南大门。

佤族人面对这条承诺,一守,便是上千年。直到清末,国土沦陷,各地烽烟四起。

最后佤族同胞,发布了这张《告祖国同胞书》。以先祖和诸葛丞相之名,召集周围17个部落的班老,共同抵御外担这才又守住了边疆,没让国土沦陷。

诸葛丞相当年,除了七擒孟获,也将农业,手工业,带给了南疆各部。

让原本还未开化的南疆各部,从此学会了种植和手工业,可以自给自足。

这些地区的人民,也从未忘却诸葛丞相对他们的功绩。在诸葛亮兵败五丈原之时,除了蜀汉恸哭。南疆各部,也是人人头缠白布。

这一缠,就是上千年。至今,佤族人,仍旧头缠白布。你要是问部落的老人,为什么他们会头缠白布。这些老人还会告诉你,他们是在为诸葛丞相,披麻戴孝。

“我也是看过三国的,七擒孟获,这短短的四个字。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段,跨越千年的承诺。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是真的感动不已。这上千年都过去了,一个世代口口相传的承诺,竟然还能召集17个部落,共阻外担

看完你计划中的大纲以后,我就决定了,这个故事,我一定要把他写成剧本。

如果故事太长,我就把他写成电视剧的剧本。如果我能给他精简到我满意的地步,我就把他写成电影剧本……”

陈十三这位鬼才编剧,在看着这个剧本的时候,满眼都是感叹。

“史书,真是太冰冷啦。短短的几个字,背后却都是这样的故事。

这些饶一生,如流星一般璀璨。结果在我们浩如烟海的史书里,竟然只能占据短短的四个字……

唐导,你这个幕计划,是真的不错。”

芦苇对陈十三挑选的故事,也是了解过的。看到他手里的剧本大纲,不禁感慨道。

“不是我的计划不错,是这些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生命力,太震撼人心了。

我总,这个世界,是理想主义者创造的。没有这些人,我不知道我们的世界,现在会是什么样。

中国电影啊,导演们总是在没有好故事可以拍。可这些精彩至极的故事,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蒙尘……”

唐汝成看着面前的两个剧本,心头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