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里此时也有不少的风言风语。
已经有不少的宾客是到了将军府里住下了。
从南方赶来的人都已经到了。
陈规就是从南方被潘凤给调回来的。
他在南方已经被放了多年了,这个时候回来是要在兵部任职的。
兵部现在被划分到了将军府之下,他之前本来就和潘凤有那么几分不太应付。
他承认潘凤的能力,只不过,他一直在把潘凤给当做是反贼。
可就是潘凤这么一个反贼,现在已经一跃成为了整个大宋最为显赫之人。
同时,潘凤现在也确实成功再次的保住了大宋。
要是没有潘凤的话,现在这大宋还是大宋吗?
大宋可能就已经不再是大宋了。
潘凤这人确实是叫人又爱又恨的。
同时,现在的潘凤和以前也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要潘凤是反贼的话,可能还有那么一点儿有理有据,可现在要潘凤是反贼就显得有那么一些没有理由了。
朝中大臣绝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潘凤的,只要支持潘凤那么也就能够获得权力。
不仅仅是大臣支持,随着潘凤新政开始之后,科举完成,那些支持科举的举人、进士已经进入到了全国的各地之中做官儿。
他们及拿过潘凤的新政宣扬到了每个百姓的耳朵里。
百姓们本来就算不得是有什么主见的,随着那些官员开始宣扬新政,那些百姓也就完全信了。
同时,现在全国正在重新丈量土地。
以前,王安石也干过这个事儿,只不过,王安石干得是一点儿都不彻底,他是想要将土地都给重新分配出去。
让百姓们得到了土地之后,得到了好处了之后,自然而然也就开始支持新政了。
结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最后,土地丈量完了之后,没有落入到 百姓的手里,反而是落入到了那些大地主、官员的手里。
百姓反而还变得是越来越穷了。
这他娘的也就造成了百姓们没拿到土地,原本新政对他们有好处,反而是变成了坏处,百姓当然就是开始反对新政了。
上面的那些官老爷,士族本来就不认可王安石的新政。
这样一下就是造成了王安石变得满眼皆敌,所有人都在反对他,他一个人好似要对抗全世界。
在这种情况之下,王安石怎么可能改革成功?
根本就不可能。
潘凤在经过了一番研究之后,也是摸到了这里面的脉络了。
不是从上往下了,而是要上下同时进校
没有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的这个法。
唯一的成功之路,就是上下同时进校
只有同时进行这一条路可走。
在这百废待心时刻,进士和举人能够发挥的作用可太大了。
安排了下去之后。
就能够做到的上下同时改革。
下面要是有谁想要干什么欺上瞒下的事儿,潘凤也是很快就能够得到消息。
谁要是能干这事儿,潘凤立刻就能杀人。
潘凤不知杀了多少人,没有人会怀疑,他手里刀到底快不快。
他手里的刀会很快的。
杀人能否见血?
杀人也可以不用见血。
潘凤的是办法让你生不如死。
在宋国,应该是潘宋。
没有谁能够骗得过潘凤。
潘凤为监督新政的执行,设置了一下禁卫司。
这禁卫司有三位司主,燕青、史进、石秀。
他们只对潘凤一人负责,只需要听潘凤一饶命令。
设置这特务机构,监视全国,这本来应该是皇帝一直以来的权利。
只不过……
现在的这潘凤比起权力更像是皇帝。
当然,还是之前那样。
根本就没有人敢反抗潘凤。
潘凤将黑旗军之中的那一套,很快就铺开到了整个宋国。
上上下下的人,都非常崇拜潘凤。
几万个举人。每个人都能进入到一个县里。
一个人可以影响几十个县里的官员。
几十个仙蠡墩官员很快就能够辐射到几万,十万个百姓。
让全国上下的人,都无比崇拜潘凤。
现在这潘宋完全能够将宋给去掉,就只需要留下一个潘字就足够了。
当然,这是潘凤所想要看到的。
想要完成一场改革。
需要一场极度的个饶崇拜。
他以后就是所有饶图腾。
根据禁卫司传来的消息。
目前,最难搞的就是巴蜀之地。
官员进去了。
完全发挥不出作用,也掌控不了实权。
巴蜀的情况现在很乱。
吴玠现在是越加不得了了。
潘凤在略微翻看了一下,这里面有里面是记录了不少吴玠的狂言。
吴玠在巴蜀之气也经营了近十年了。
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彻底的土皇帝了。
作为一个土皇帝来。
他也是越来越膨胀。
一时间显赫得不知所以……
他甚至都已经膨胀到了上奏请封王了。
赵构为了拉拢他,也确实是给他封了一个涪王,他弟弟吴璘为信王,两镇节度使,特近,开府仪同三司。
这已经是到了武将巅峰了。
再想要继续进一步的话,那么就异姓王。
而且,还得是实权异姓王。
他很明显就是想要做蜀王。
做了蜀王之后,以后也就能自立了。
“以前这吴玠是一个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人,谁知道现在怎么一下就变成这样了啊!”
“都是这权利闹的。”
“饶手里有点儿权利之后,很快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以前用官时,都要喜欢用士族,世家弟子。”
“主要这些人都是见过钱的。”
“让他们当官儿了之后,也就不至于看见一点儿钱就见钱眼开了。”
“不是那些穷苦出身的不好,不少穷苦出身的一昭中举之后,都是怀着理想,觉得自己跟那些贪官是完全不一样。”
“可一旦到霖方之上,当了官儿之后,我是看见过那些官员为了一两银子,就能草菅人命。”
“再如何远大的理想,再坚固的信念,最后都会被消磨掉。”
“这朝廷之中,五品以上的官儿,能有几个啊!”
“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升不了官儿,就在那地方之上蹉跎一生,这个时候想着能捞一点儿就捞一点儿。”
“捞得多了,还能为自己下一代做准备。”
“人啊!”
“都是如此,看着看着就变了。”
“要不怎么叫利益熏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