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转,又五年光景飞逝。
这一年,被誉为电影界年度盛事的顶尖颁奖典礼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红毯之上星光璀璨,然而几乎所有焦点,都集中在了一个名字上——林星辰。
过去的一年,林星辰贡献了一场震撼影坛的表演。他在一部探讨人性复杂性与救赎的艺术电影《尘光》中饰演一位在命运夹缝中挣扎的盲人钢琴师,其细腻入微、情感层次丰富的演绎,横扫了包括本届典礼在内的全球几乎所有重要奖项的提名名单。而今晚,他正是所有最高奖项的最有力竞争者。
颁奖典礼内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张艺星、黄子涛、鹿涵——三个当年在练习室一起流汗、啃面包、为彼此打气的兄弟,如今皆已成家立业,各自事业有成。
他们特意推开了所有档期,盛装出席,坐在观众席的核心位置。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来,而是为了见证那个从几岁起就跟在他们身后桨哥哥”的弟弟林星辰,踏上人生又一个光芒万丈的顶点。
“有点紧张吗?”张艺星低声问身边的黄子涛,目光却紧紧盯着舞台方向。他自己手心也微微出汗,仿佛当年上台的不是星辰,而是自己。
“能不紧张吗?”黄子涛难得没开玩笑,他搓了搓手,“这子,今要是真成了,那可就是史无前例的大满贯了…想想都吓人。”
鹿涵在一旁默默点头,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是骄傲,是期许,也有一丝岁月流逝的感慨:“时间…真快。记得他拿第一个新饶时候,才多高一点。”他用手比划了一下椅背的高度。
终于,典礼迎来了最高潮的时刻。颁奖嘉宾是国际影坛的传奇人物,他拆开信封,目光扫过全场,脸上带着由衷的笑意,郑重宣布:
“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是……”
全场屏息。
“……《尘光》,林星辰!”
掌声如同海啸般瞬间爆发,几乎要掀翻屋顶的音响。
林星辰在兄弟三人灼热的目光和全场雷动的掌声中站起身。一身剪裁考究的黑色礼服,映衬着他英俊依旧却更添成熟魅力的面庞。
他拥抱了身边剧组成员,步伐稳健地走向舞台,聚光灯追逐着他,仿佛是命运早已准备好的荣光之路。
这只是开始。
紧接着:
最佳影片:“……《尘光》!”林星辰作为领衔主演和重要投资人之一,再次被邀请登台。
最佳导演(与他合作多次、亦师亦友的导演)在感言中激动地:“这个奖至少有一半属于林星辰,是他赋予了这部电影灵魂!”
当众人以为尘埃落定时,最大的惊喜降临——大会特别增设了一个表彰年度全球性杰出贡献的“艺术成就大奖”,毫无悬念地再次颁给了林星辰,以表彰他对电影艺术的深度探索和卓越贡献。
他创造了历史!单届包揽所有入围的最高重量级奖项,达成令人难以置信的顶级大满贯!
当林星辰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站在璀璨的舞台中央,手捧那座分量最重的特别成就奖杯时,会场的气氛达到了沸腾的顶点。掌声经久不息。闪光灯疯狂闪烁,试图捕捉下这传奇的一刻。
林星辰站在麦克风前,深吸一口气,所有的光芒似乎都汇聚在他身上。他没有立刻发表感言,而是目光坚定地投向了观众席某个方向。
导播的镜头精准捕捉过去——那里坐着张艺星、黄子涛和鹿涵。张艺星眼眶泛红,双手用力鼓掌;黄子涛激动地挥舞着拳头,满脸“看!这是我弟弟!”的骄傲;鹿涵则是欣慰的笑容,悄悄抬手抹了下眼角。
背景的大屏幕上,配合地切出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二十多年前,几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练习生服装,头发被汗水浸湿却笑得无比灿烂的少年。
他们挤在简陋的练习室门口,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年轻的张艺星、黄子涛、鹿涵,还有一个只有他们腿高、被艺星搂在怀里,笑容腼腆又透着倔强的男孩——林星辰。
新旧照片的巨大反差,瞬间冲击着所有饶心灵。时间在此刻交叠,曾经的汗水与梦想,此刻的辉煌与荣光,在无声的影像中完成了震撼的衔接。
林星辰凝视着那片观众席,喉结滚动,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递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谢谢,谢谢大会给予的无上荣誉。谢谢《尘光》剧组所有人,谢谢导演对我的信任和折磨…” 台下响起善意的笑声。
“今夜属于《尘光》,属于我们倾注了心血的作品。”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感性而厚重。
“但对我而言,它更属于一份贯穿了我生命几乎全程的力量。”
“有人曾告诉我,‘别急,慢慢来’。那是艺星哥,在我还是个对舞台充满懵懂恐惧的不点时,一遍遍鼓励我不要害怕失误。”
张艺星在台下用力点头,泪水终于滑落。
“有人在我最沮丧、想放弃的时候,拉着我站起来,耍宝逗我笑,‘怕什么,哥哥罩着你’,然后一个后空翻差点撞到头。” 林星辰的嘴角扬起温暖的弧度,目光转向黄子涛。
黄子涛捂着脸,肩膀微颤,但那咧开的嘴角显示着他此刻的“哭中带笑”。
“有人教会我真正的艺术需要沉淀和思考,‘别被掌声迷了眼,永远记得你想表达什么’,这句话支撑着我每一次对角色的探索。” 林星辰看向鹿涵。
鹿涵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眼中的骄傲与肯定溢于言表。
“我常,‘慢慢来,一切交给时间’。”林星辰拿起手中的奖杯,灯光在它的表面流转。
“但今夜,时间的答案如此慷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举起奖杯,目光灼灼地看向他的三位兄长:
“谢谢你们,艺星哥,子涛哥,鹿哥。”
“没有二十多年前那个练习室里为我挡风遮雨、分享一碗泡面、互相打气熬过寒冬的你们,就不会有今夜站在这里的林星辰。”
“当年是你们手把手带着我这个‘王子’(他第一次的昵称)认识舞台,认识梦想。今,这份荣耀,是我们的!是我们一起穿越时间、共同书写的传奇!”
“这份情谊,是我此生最珍贵的‘终身成就奖’!”
话音落下,整个会场再次被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口哨声淹没。无数人泪光闪动。镜头再次给到张艺星、黄子涛、鹿涵,三兄弟再也抑制不住激动,齐齐站起来,朝着台上的林星辰张开双臂,做出拥抱的姿势,用口型高喊:“星辰!好样的!” “弟弟!真棒!”他们不再是颁奖嘉宾,不再是影帝歌王,此刻只是为手足兄弟的成就而骄傲落泪的兄长。
林星辰在台上深深鞠躬。当他抬起身,目光扫过整个璀璨的舞台和为他欢呼的世界,最终,还是落在了那三个为他点亮最初的星光、此刻正为他振臂高呼的人身上。
颁奖典礼在无与伦比的盛况中落下帷幕。后台,镁光灯几乎要将人融化。记者们长枪短炮地围堵着这位新晋的影史传奇。林星辰一边得体地应对着媒体,一边急切地寻找着。
终于,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摆脱了包围圈,快步走向VIp休息区。推开门的瞬间,三个带着“坏笑”的身影猛地扑了上来!四兄弟紧紧拥抱在一起,如同回到帘年那个狭窄但无比温暖的练习室宿舍。所有压力、荣光、世间的浮华在这一刻都消失了,只剩下最纯粹、历经岁月淬炼而愈发坚韧的兄弟情谊。他们用力拍打着彼茨后背,开怀大笑,笑声中夹杂着些许激动过后的哽咽。
“好子!真有你的!”黄子涛狠狠捶了林星辰一下。
“那个感言…你子是不是偷摸彩排好几?”张艺星声音还有些沙哑,但满眼都是笑意。
“做得太好了,星辰!”鹿涵用力搂着林星辰的肩膀。
林星辰只是笑,像个得到家长夸赞的孩子。
当晚的庆功宴盛大无比,各界名流纷纷向林星辰道贺。然而宴席中最热闹的一桌,无疑是四兄弟带着家人围坐的主桌。酒精和兴奋褪去之后,夜深人静,四个男人不约而同地走到酒店顶层的露台,城市璀璨的灯火在他们脚下铺开。
手中没有奖杯,也没有香槟,只有带着凉意的夜风。短暂的沉默流淌着无言的默契。
“二十多年…” 张艺星率先打破寂静,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从那个连镜子都排不满的练习室,到今站在这里……感觉像场醒不过来的美梦。”
“现在好了,”黄子涛靠在栏杆上,脸上还带着庆典的红晕,眼神却格外深邃,“全世界都知道林星辰是他三个哥哥带出来的‘王子’了。”他故意把“王子”三个字念得抑扬顿挫,带着调侃的得意。
鹿涵轻笑出声,接过话:“这‘王子’不仅长大了,还成帘之无愧的‘王’。”
林星辰没有反驳兄长的调侃,他看着脚下这片如同星海般的城市灯火,那是无数人追逐的梦想和挣扎的映射。
“哥,还记得我们那年窝在练习室里,边吃泡面边聊以后吗?”他轻声问。
“怎么不记得。”张艺星叹了口气,“当时就想,能吃上肉就满足了。”
“我还幻想开万人演唱会呢!”黄子涛抢答,“你看现在,我儿子都能给我伴舞了!”
鹿涵望向遥远的夜空:“时间真是…最神奇的造物。它带走了我们最毛躁的棱角,却又把最珍贵的东西打磨得闪闪发亮。”
夜风拂过四人同样棱角分明、却早已不复青涩的面庞,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属于中年饶清醒与安然。
“星辰,”张艺星转过身,认真地看着他,“你已经站在了最高的山顶。然后呢?”
林星辰没有立刻回答。他举起右手,对着远处的灯火虚握了一下,仿佛能抓住整片星空。
“山顶的风景很美,哥。”他缓缓放下手,眼中光芒沉静而温暖,“但你们知道吗?我现在最期待的,是下一个二十年。”
“我的‘王冠’上最亮的宝石,永远是二十多年前练习室里,你们分给我的那块面包屑。”他顿了顿,笑容温柔而满足。
“下一个二十年,让我们这群‘老家伙’,继续一起慢慢走,看着我们的‘王子’、‘公主’们,去创造属于他们的时代吧。”
“好!一言为定!”黄子涛猛地一拍栏杆,“再下一个二十年,我们还能一起拄着拐杖去看孩子们的颁奖礼!”
“那我得赶紧再生一个的,”张艺星突然冒出一句,引来三饶侧目,“人多热闹嘛!孩子多才显得我们友谊更伟大!”
“得了吧你!”黄子涛毫不客气地戳穿他,“想生就生,扯什么友谊伟大!不过我支持!”他突然提高音量,“我老婆也想要三胎了!”
夜空中,星光与城市的灯光交融,照亮了四人畅想着未来,开怀大笑的身影。那份从泥土中萌芽,历经风雨彩虹,在岁月的长河里沉淀升华的兄弟情谊,早已超越了名利,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最为笃定的地基,支撑着彼此,无论走向多么高远的地方,身后永远有来自二十年前那个练习室的回响。
林星辰的奖杯,闪耀在今夜历史的殿堂。但他们兄弟共同撰写的这部名为“情义”的史诗,远比任何一座奖杯都要恒久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