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壮舔舐了下嘴唇,一双眼盯着推车上挂着的油光光的熏肉,嘿嘿地笑着。
王腊五听到了吸口水的声音,瞪了一眼王二壮:“有点出息好不好,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男人了。”
王二壮浑身充满了力气,推车向前走了几步:“达,野猪肉啊,足足三十斤,够咱们过个丰盛年了,大军还真是厚道,不仅给了咱肉,还给了咱一张羊皮,娘风寒腿疼,拿羊皮做个毯子最为合适……”
王腊五连连点头。
这次服徭役,朝廷虽然没给钱粮,但也不是完全没收获。
朝廷免了税赋,还给了熏肉、皮子,这不挺好?
最主要的是,草原上的人听话了,以后就不会再闹事,边境安全了,就不用打仗了,日后就算是服徭役,那也是在县域之内挖挖水塘,疏浚河流,自己不会,儿子孙子也不会再去草原服徭役了……
这一辈人苦完了,下一辈人就能享福了。那句话怎么来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面就是三屯营了,走过这里,离开更显近了。
“咦,怎么转向了?”
王大壮有些奇怪,喊了一嗓子。
王腊五、郭四六等人也很诧异,那里是三屯营啊,都能看到城门了,向西走,过了这座城便是遵化,听镇国公、宋国公就是在那附近俘虏的元大汗,怎么队伍突然向东走了?
一个军士驱马而至,敲了下铜锣,喊道:“三屯营在西,纪念碑在东。向西向东,全凭自愿。”
喊过之后,军士催马向北,喊着同样的话。
郭四六看向王腊五:“向哪走?”
王腊五看向三屯营方向。
大家可都是归心似箭,离家四五个月了,眼下西风已起,越发寒了,多耽误一日,可就多受一的苦。
家人翘首以盼,心里可都窝着想念。
“向东!”
王腊五下定了决心。
郭四六嘴角动了动:“向东啊,那可不知道要绕多少路呢。”
王腊五目光坚定:“郭老哥,咱们是要回哪里?”
“回家啊。”
“那纪念碑之下的人呢,他们还能回家吗?”
“这个——”
“里长、老人一直,要有家国情怀,要懂大局,咱们只是穷酸百姓,谁懂那些东西。可咱应该知道,这些人为了杀敌而死,他们是汉子,过去看他们一眼,也好过让他们在西风中冷清好吧?”
“你的对,向东!”
郭四六重重点头。
北山,九山。
山巅之上,各有一座石碑矗立,石碑不算高,两丈有余,但比寻常的石碑宽厚一些。
石碑以北,长杆高挑,日月星辰红旗风中猎猎。
燕雀飞起,俯视着大地。
蜿蜒的人流转动着,从山脚到山腰再到山顶,绕过石碑、旗帜之后,又蜿蜒向南,石阶被一只只脚踩到了西面,人流去了空旷处,推起了推车,朝着西面而去……
这些人,只是转了个圈,为了这座山,仅此而已。
大明英烈不朽!
一只只手抚摸过石碑,不认识字的人,也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了。
周慈走下山,沉默良久,才对周大山道:“咱们只知道蓟州大捷,阵斩二十万,却不知这战场之上,打得是如此惨烈。”
周大山回头望了一眼。
那是山!
不高却很厚重的一座山。
山上的人,为了扼守住这一条至关重要的通道,避免元军向东,镇守这里的五千军士,打到总攻时刻时,只剩下了五百五十八人,还有人在下山之后,因伤而亡!
如此惨烈的牺牲,他们还坚持到了最后,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如何坚持下去的。
“听,这碑上的字是皇帝写的。”
“王七,你什么?”
“哦,有人,皇帝来过这里,题过字,就是石碑上的,大明英烈不朽。”
“皇帝来过这里?”
“是啊,皇帝出关过了,你们不是知道吗?”
大家是知道皇帝出关了,可没人知道皇帝出关之前,曾来过这里。
三里屯。
将官庄德站在城墙之上,对准备出城的百姓喊道:“依皇帝旨意,所有服徭役的百姓,一律赏赐大明徽章,领徽章回家!”
“大明徽章?”
里长赵管有些震惊,摸了摸胸口的大明徽章。
咋滴,朝廷背刺我们了啊。
要知道我们辛辛苦苦,服了这么多百姓服徭役,还有不少人付出了钱粮的代价,这才让百姓心甘情愿地在夏收之前出了门,结果你们弄这一出,我们才是为了徽章忙活的啊……
委屈啊。
可到了近前,赵管才发现百姓领的大明徽章更,比自己胸口的一半还多。
分发大明徽章的总旗官刘辉看到赵管胸口佩戴了大明徽章,错愕了下,当即起身,抱拳道:“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过,能佩戴大明徽章出关的人,皆是当地头一个站出来为朝廷做事的汉子!朝廷感谢你们的付出,这是你的大明徽章。对了,回家你们县衙之后,记得去领取嘉奖牌匾。”
“牌匾?”
赵管愣住了。
刘辉哈哈大笑:“你还不知道吧,陛下吩咐了,为朝廷做过大贡献的,朝廷不会忘,当发给立功牌匾,哪怕你家是个草棚子,也能挂上牌匾了。”
赵管激动了。
朝廷背刺的这点事也不在意了,徽章这东西是挂在一个人身上的,走到哪里能带到哪里,可以显摆,可若是不出门,人家看不到啊……
但牌匾就不一样了,谁从家门口路过,谁登门,谁都能看得到。
而且这玩意,可以代代相传,属实是光宗耀祖了。
朝廷想的太周到了,这次出关做事,做对了!
刘辉看着兴奋不已的里长离开,也忍不住感叹朝廷的手段。
徽章给了百姓荣耀,大徽章给了里长、老人、大户等荣耀,还给他们牌匾……
这么一来,百姓的人心是朝廷的,大户的人心,那也是朝廷的啊,都挂着朝廷给的牌匾,你总不能拆朝廷的台子吧?
一场百万徭役,就靠着这些手段,做成了事,还没留下抱怨,一个个笑得高兴,走路带劲,这也算是亘古以来的头一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