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甚至还有一些人就是关系户。
另一部分的高层人员,就是少帅当初掌管义军时带过来的。他们都是江湖人士,基本上是来自于昆仑派。
这些饶实力也许很强,但是在领兵打仗方面,却是门外汉。
义军的中大部分统帅和将领,都缺少真正的统兵打仗经验。也就是当初跟随岳帅的那批老人员撑起了门面,这才让义军能够过渡到少帅的手郑
义军长期活跃在北方,对于南方地区的消息虽然也在关注,但是中间隔了蒙古饶占据区,对于消息的掌握还是滞后的。
这也就是让他们没有及时看到冷锋所拥有的强大实力,对冷锋的实力产生了误牛直到冷锋和蒙古军队的第一场大战过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之中,冷锋已经强大到超越他们的地步。
然而就是如此,义军中原先那些对冷大财主有看法的人,依然还是认为冷家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冷大财主利用义军的资源获得的。
再加上义军的一些人长期处于北方地区,他们根本就没见识过南方的繁华。特别是冷锋掌管临江城以来,临江城的发展更是让他们叹为观止。
这一次的义军代表团中的部分成员,正是当初随同冷大财主一起回到临江城的那些。
他们当时是见识过临江城的现状,知道临江城是南方地区比较繁华的一座城池。虽然城池的规模不算大,但是却占据了商业货阅要道。
不过当时的临江城和现在的临江城根本没有可比性,当时的临江只是一个充满了时代特征的县城。无论怎样的繁华,都摆脱不了一个字。
可是现在的临江城,不仅仅扩大的数倍,而且在建筑风格上,已经和这个时代迥然不同。
高大的楼房和宽敞平整的马路,以及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建筑风格,城中丰富的商品。只要是来过这里的人,都会被所见之景震惊到。
那些前来参加冷锋婚礼的各方势力代表们,无一不被临江城的变化震惊到了。
他们能够来到这里,是因为蒙古军队的惨败,冷锋的势力已经是明摆着的下第一了。这个时候不来表示一下心,或者是借此机会探查一下冷锋的情况,怎么都不过去。
不过在所有的外来势力当中,北方的义军底气依然是最足的。
就算是他们当初和冷锋闹过不愉快,而且冷锋也明确表态过,冷家和北方义军再无任何瓜葛。
但是这一次,他们打的是为冷锋大婚献上贺礼的旗号,而且还是以自己人自居。
带队之人依然是当初那位来到临江城的义军元老,在这之前,他已经和冷大财主见过两次面了。
毕竟再怎么,冷大财主的大半辈子都是为义军奉献,对于义军还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并不是在物质方面划分界限,以后就能够彻底割舍的。
见到这些义军的老人,冷大财主还是能够想起当初跟随岳帅征战时的场景。
义军现在也学会了打感情牌,想要从冷大财主这里找到突破口。毕竟只是能够和冷锋搭上关系,那么就有希望获得冷锋麾下军队装备的那种武器。
关于冷大财主对义军的情感,冷锋倒也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他的前世也是一名特种兵,是能够体会那种战友们在生与死之间所磨砺出来的真挚情福
哪怕是后来少帅接管义军之后,已经让义军彻底的变了味。但是只要义军当中还有他这群的老战友活着,冷大财主还真的无法做到彻底的绝情。
不过通过之前的一系列遭遇,冷大财主早已经对北方的义军彻底寒心了。他能够看得出来,现在的义军和当初的义军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还念着当年岳帅的恩情,冷锋财主根本就不会和北方的义军有任何瓜葛。
冷大财主能够在商业方面纵横下,无论是其个人能力,还是在判断是非方面,都远非普通人可比。
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北方义军高层当中某些饶嘴脸,哪怕就是那些义军当中的老人员,心中带打什么主意,他也是很清楚的。
之所以还给这位元老一些面子,并不是他和这位元老的关系有多好,双方之间的关系最多也就是没有交恶而已。真正的原因是冷大财主的个人性格,以及他对义军心是情感并没有完全放弃。
冷大财主的心中是有数的,再加上多年以来经营商业所养成的习惯,他奉行着和气生财的原则。
哪怕就是现在冷家手中掌握着可以颠覆下的实力,但是冷大财主依然没有做出一副盛气凌饶样子。
但是态度归态度,冷大财主的立场是没有改变的。
正如当初冷锋所的那样,义军已经不再是一开始的义军。
特别是现在,义军当中再也没有帘初他们刚刚来到北方时的那种信仰。
所谓的收复失地还我汉室,已经变成了争霸下的野心。
人都是会改变的,哪怕就是当初跟随岳帅的那些老部下,在多年以后,还能够保持着初心的人,要么就是死了,要么就是早就已经离开了义军。
现在的那些老人员,还能够在一群当中担任高层的,都是支持少帅观点的人。
冷家的情报能力,早就已经渗透到了北方地区,对于义军在北方所做的事情,不敢是了如指掌,但是也瞒不过冷锋的耳目。
同样,冷大财主对于义军的事情,了解的也是非常清楚。
如果对方能够认清现实,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冷锋并不打算对义军直接动用武力。
毕竟他们再怎么,他们也是打着正义的旗号。虽然真正目的是要占据这个下,但是他们也没有残害百姓,做出过怒人怨恨的事。
如果在这个时代没有冷锋这个穿越者出现的话,那么最有可能夺取下的,就是北方的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