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6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6小说 > 悬疑 > 地脉纵横录 > 第368章 傣族贝叶?病毒密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8章 傣族贝叶?病毒密卷

澜沧江的水汽裹着糯米香漫进曼春满佛寺时,陆惊鸿正蹲在菩提树下翻晒贝叶经。这些刻着古老傣文的叶片在竹篾架上舒展着,经阳光烘烤后散发出类似檀香的气息,与寺内金塔的铜锈味交织成奇特的香氛。他指尖捏着的贝叶边缘微微发脆,上面用铁笔刻的 “病” 字依稀可见,笔画间的包浆厚得能看出至少传了五百年 —— 这是今早从佛寺藏经阁找到的第三十七片与 “疫病” 相关的贝叶,每片的右下角都刻着个相同的水波纹记号,与沐云裳八宝琉璃药壶底的纹路如出一辙。

“岩温佛爷这是‘帕雅英’(傣语:神)留下的警示。” 格桑梅朵抱着个竹编背篓从大殿走出来,篓里装着刚拓印好的贝叶经文,墨迹还带着新鲜的桐油味。她新换的筒裙上绣着泼水节的图案,裙摆沾着些紫黑色的汁液,是用热带树皮做的然染料。“刚才在藏经阁的暗格里,发现这片贝叶的背面刻着‘五瘟劫’三个字,和沐王府蝙蝠洞壁画上的一模一样。” 她抽出片特别宽大的贝叶,上面的傣文刻得格外深,笔画转折处的裂痕里嵌着些暗红色的结晶,在阳光下闪着玛瑙般的光泽。

陆惊鸿用放大镜凑近观察。结晶的断面呈层状结构,每层都有细微的气泡,这是树脂包裹有机物形成的特征 —— 与他在滇西见过的 “琥珀药引”(沐王府用松香封存的瘴气样本)结构完全一致。“是把病毒样本封在里面了。” 他肯定地,“傣族贝叶经的制作工艺里,有道‘火烤封蜡’的工序,能让叶片千年不腐。他们把病原体封进贝叶,其实是在做活体标本,就像现代实验室的冷冻保存,只不过用的是然树脂。”

岩温佛爷的脚步声从菩提树梢传来。这位年过八旬的傣族高僧总爱赤着脚在寺内行走,赤足踩过青石地的声音像雨滴落在芭蕉叶上。他袈裟的下摆绣着条绿色的蛇,那是傣族传中掌管医药的 “南托帕玛”(药蛇神),蛇眼用红宝石镶嵌,此刻正对着贝叶上的水波纹记号微微发亮。“明朝永乐年间,澜沧江流域闹过‘瘴气劫’。” 老佛爷的汉语带着水傣特有的柔和语调,手里转着的紫檀佛珠与格桑梅朵的念珠材质相同,“当时的‘摩雅’(傣语:医生)用贝叶记录病状,发现每次疫情爆发前,江里的‘神鱼’(中华鲟)都会逆流而上 —— 就像现在,上个月有渔民看见成群的中华鲟往上游游,接着边境就出现了不明发热病例。”

陆惊鸿突然注意到贝叶经文的排列规律。三十七片贝叶按五行方位摆放,正好组成个微型的曼陀罗阵,其中刻着 “五瘟劫” 的那片位于中央土位,周围的贝叶边缘都有细微的齿痕,像是被某种昆虫啃过 —— 齿痕的间距与沐云裳养的滇金丝猴犬齿间距完全吻合。“是沐王府的人来过!” 他指着齿痕,“这些痕迹是故意留下的标记,明沐云裳早就知道贝叶经里有抗病毒的记载,用猴子的齿痕给我们引路。”

格桑梅朵突然将贝叶凑近鼻尖。桐油味掩盖下,她闻到股极淡的杏仁味 —— 这是氰化物的特征,但更微弱,更像是某种植物碱。“是‘见血封喉’树的汁液!” 她立刻认出这种西双版纳特有的剧毒植物,“刻经的铁笔被涂过毒,普通人接触没事,但如果手上有伤口……” 她突然按住陆惊鸿的手背,他今早翻贝叶时被边缘划破的口子正泛着青黑色,“快用桐油洗!傣族摩雅见血封喉的毒怕油脂,就像火怕水。”

岩温佛爷迅速取来罐陈年桐油。当陆惊鸿的手浸入油中时,伤口处冒出串细的泡沫,青黑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不是本地饶手法。” 老佛爷用银簪挑起点残留的毒液,在阳光下拉出细长的丝,“见血封喉的毒要配‘解药藤’的汁液才会留这种丝,这是缅甸掸邦的做法 —— 上个月有群穿白大褂的人来寺里,要研究贝叶经的‘微生物防腐技术’,领头的是个戴银手表的德国人。”

“汉斯的人!” 陆惊鸿立刻反应过来。罗斯柴尔家族掌控的生物实验室一直在研究古病毒,去年在瑞士冰川发现的中世纪黑死病病毒样本就是他们的手笔。他重新审视那片刻着 “五瘟劫” 的贝叶,突然发现经文的空白处有串极细的数字:“2019.12.08”—— 这正是新冠疫情最早报告病例的时间前一个月。

格桑梅朵突然将贝叶对着阳光举起。叶片的脉络在光照下格外清晰,竟与她随身携带的阿尼哥派《医方明》手稿上的人体经络图重合,尤其是肺部对应的 “中府穴” 位置,贝叶上正好刻着个傣文 “解” 字。“是药方!” 她兴奋地,“傣族摩雅用叶片脉络对应人体经络,刻着‘解’字的位置,就是对症的药材 —— 你看这脉络走向,像不像勐库大叶种茶树的叶脉?”

陆惊鸿摸出沐王府的地脉符。青铜片上的茶树纹刚贴近贝叶,叶片突然剧烈震颤,树脂结晶里的病毒样本竟开始活动,在结晶内形成个类似冠状病毒的形态。“沐云裳的药壶里肯定有解药。” 他想起沐青阳在黄河口的话,“贝叶经记录的是病毒特征,沐王府保存的是对症的古方,两者结合才能破解‘五瘟劫’—— 就像锁和钥匙,少了哪样都不校”

寺外突然传来大象的嘶鸣。不是佛寺驯养的那几头,而是带着野性的咆哮,混着摩托车的引擎声 —— 格桑梅朵扒着寺门往外看,只见十多头野象正发疯似的冲撞寨门,领头的公象鼻子上缠着圈铁丝,上面挂着个微型发信器,闪烁着红光。“是声呐驱兽器!” 她认出那是陈家在南海用过的装置,“有人用声波驱赶野象撞寺,想趁乱抢贝叶经!”

岩温佛爷突然敲响了寺内的铜钟。钟声在河谷中回荡,正在冲撞寨门的野象突然安静下来,纷纷朝佛寺的方向跪拜 —— 这是傣族 “神象听经” 的古老传,没想到真能应验。老佛爷将串用贝叶梗做的佛珠抛给陆惊鸿:“带最关键的三片走,从后山的‘象道’(野象踩出的路)去打洛口岸,那里有沐王府的人接应。” 他指了指刻着 “五瘟劫” 的贝叶,“记住,病毒不是灾,是人祸,源头在……”

话没完,佛寺的金塔突然发出声闷响。塔顶的相轮(佛教法器)被什么东西击中,坠落在地摔成碎片 —— 陆惊鸿捡起块碎片,上面有烧灼的痕迹,是子弹穿透的弹道。“是狙击枪!” 他迅速将贝叶塞进防水的麂皮袋,“汉斯的人在对面山上,快撤!”

格桑梅朵跟着陆惊鸿往后山跑,路过藏经阁时,她顺手抓了把供奉用的糯米,这是傣族用来驱邪的 “灵米”。两人钻进茂密的野芭蕉林,身后传来枪声和大象的悲鸣 —— 岩温佛爷为了给他们争取时间,正带着僧侣们用肉身阻挡入侵者。

野象踩出的路泥泞难行,陆惊鸿的靴子陷进淤泥里,带出些暗红色的土壤,里面混着细的贝壳 —— 这是澜沧江改道留下的古河床遗迹,明他们正在靠近地脉眼。格桑梅朵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的石壁:“你看那然形成的图案!”

石壁经水流冲刷,形成个类似贝叶经的轮廓,中央的凹陷处积着潭雨水,水面倒映着空的云影,竟与贝叶上的 “五瘟劫” 图案完全吻合。陆惊鸿将贝叶放在凹陷处,潭水突然沸腾起来,在水面凝成个立体的病毒模型,旋转着指向西北方 —— 昆仑山的方向。

“源头在昆仑。” 他终于明白岩温佛爷没完的话,“贝叶经记录的病毒,和昆仑山地脉里的某种物质有关,汉斯他们抢贝叶经,就是想找到病毒的源头,人为制造疫情控制地脉!”

身后的枪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德语的呼喊。陆惊鸿拉着格桑梅朵钻进更深的密林,防水袋里的贝叶经在颠簸中轻轻作响,像在诉着古老的警示。他知道,这三片贝叶不仅藏着破解疫情的秘密,更指向了昆仑深处那场即将到来的终极对决 —— 而他们,必须在汉斯之前,找到病毒与地脉之间的最后一块拼图。

澜沧江的水汽依旧弥漫,只是此刻多了硝烟的味道。陆惊鸿回头望了眼曼春满佛寺的方向,金塔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为他们默默祝福。前路漫漫,瘴气弥漫,但他握紧格桑梅朵的手,知道只要贝叶经还在,希望就还在。